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0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949篇
化学   1305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497篇
综合类   183篇
数学   2103篇
物理学   183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以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采用一锅法对硅胶表面加以修饰,进一步将巯基氧化制备成C18-磺酸基双改性液相色谱固定相.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了十八烷基和磺酸基摩尔比为3∶7的固定相,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固定相的形貌和特征加以表征.针对制备的固定相,在不同的分离模式下,系统考察其色谱分离性能.在反相色谱模式下,成功分离了5种烷基苯化合物;在亲水模式下,分离了3种核苷;进一步应用于牛血清白蛋白酶解产物的分离,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混合模式固定相同时具有多种分离机理,在分离复杂样品、调整选择性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32.
研究离子液体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水+乙醇和[Bmim][PF6]+水+异丙醇三元体系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计算了径向分布函数和不同组成的水-醇混合溶剂与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并将其分解为库仑相互作用能和Lennard-Jones(LJ)势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相行为.结果表明,水倾向于与离子液体阴离子和阳离子极性部分作用,醇倾向于与阴离子和阳离子非极性部分作用;库仑力主导阴离子-溶剂相互作用,色散力主导阳离子-溶剂相互作用,阴阳离子的缔合状态对色散力影响较小,对库仑力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33.
制备了可充镁电池电解质苯酚基镁盐,以四氢呋喃(THF)与N-甲基-N-丁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胺(PP14TFSI)离子液体混合物代替四氢呋喃作为该电解质的溶剂. 当THF与PP14TFSI体积配比为1:1时,该苯酚基镁盐电解液镁可逆溶出性能最佳,电化学窗口宽(2.7 V vs. Mg),离子电导率高(7.77 mS·cm-1). 此外,热重测试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大大降低了THF溶剂的挥发性,提高了可充镁电池的安全性能. 四氢呋喃 + N-甲基-N-丁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胺混合溶剂有望作为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首选溶剂.  相似文献   
234.
研究离子液体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水+乙醇和[Bmim][PF6]+水+异丙醇三元体系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 计算了径向分布函数和不同组成的水-醇混合溶剂与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能, 并将其分解为库仑相互作用能和Lennard-Jones(LJ)势能.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相行为. 结果表明, 水倾向于与离子液体阴离子和阳离子极性部分作用, 醇倾向于与阴离子和阳离子非极性部分作用; 库仑力主导阴离子-溶剂相互作用, 色散力主导阳离子-溶剂相互作用, 阴阳离子的缔合状态对色散力影响较小, 对库仑力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35.
钙钛矿型离子电子导体具有良好的传导氧离子和电子性能,使其在能源转化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钙钛矿型离子电子导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其在化学循环燃烧、氧气的分离、制氢、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钙钛矿型混合离子电子导体可作为一种复合催化剂,应用于甲烷选择性氧化工艺,为钙钛矿离子电子导体应用新途径,同时为甲烷高效催化转化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36.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K改性Ag-Fe/ZnO-ZrO2催化剂,考察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醚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N2物理吸附(N2-adsorption)、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一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50 ℃焙烧的催化剂,由于焙烧温度较低,表面尚未形成足够多的活性位,未能达到最佳的催化性能;300 ℃焙烧的催化剂,其CO转化率最高、醇醚选择性较高,醇醚时空产率达到最大值。随着焙烧温度进一步升高,CO转化率逐渐降低,醇选择性先降低后增大,二甲醚(DME)选择性逐渐增大,醇醚时空产率逐渐降低。催化剂性能主要与其比表面积、还原性能、所含银铁复合物分散度及CO吸脱附性能有关,即比表面积较大、易于被还原、银铁复合物分散度较高以及较多的CO吸脱附活性位,有利于催化剂CO加氢转化。催化剂表面活性位对CO的非解离吸附强度降低,有利于醇醚产物的生成;而对CO的解离吸附强度增强,则不利于烃类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237.
以混合钴源为前驱体,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Pd/TiO2催化剂, 考察了其对CH4和CO2梯阶转化直接合成乙酸的催化性能, 采用XRD, XPS, NH3-TPD和BET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催化剂具有适宜的表面酸性、 高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在m(CoCl2)∶m=2∶5, m(Co)∶m(Pd)=2∶1, 常压, 150 ℃条件下, 乙酸的生成速率达到6.13 mg·g-1Cat·h-1, 选择性达到 81.6%, 分别比以单一Co源制备的催化剂提高了134%和16%.  相似文献   
238.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库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方法,这一方法结合了人脸图像全局相似性和局部特征相似性的约束.局部结构的相似性将超分辨率解约束到人脸局部结构空间,不同尺度上的局部相似性指导搜索最优解,然后将局部结构重建的人脸图像投影到由人脸图像确定的特征人脸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人脸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39.
Solvothermal reaction of aromatic terphenyl-2,5,2',5'-tetracarboxylic acid (H 4 qptc) ligand and the transitional metal cation of Mn II in the presence of 3-(2-pyridyl)pyrazole (pp) affords one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Mn(qptc)0.5(pp)2]n·n(H2O) (1). The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TGA, and magnetism. The carboxyl groups of qptc 4-exhibit a μ1-η1 :η 0 coordination mode, and the qptc4- acts as a H-shaped ligand linking the Mn Ⅱ centers together to form a 2D polymeric [Mn(qptc) 0.5 ] n layer. The crystal of 1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bca with a=9.3119(12), b=20.848(3), c=26.134(3) , V=5073.4(11) 3 , Z=8, C27H19MnN6O5 , Mr=562.42, Dc=1.473 g/cm3 , F(000)=2304 and μ(MoKα)=0.571 mm-1 . The final R=0.0468 and wR=0.1196 for 4429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and R=0.0797 and wR=0.1383 for all data.  相似文献   
240.
袁德玲  李新勇  肇启东 《催化学报》2013,34(7):1449-1455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i/Ti摩尔比的Ni-Ti-O混合氧化物,考察了它们在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运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和原位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Ti摩尔比为1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催化活性,430℃时NOx转化率达68%.该催化剂具有锐钛矿结构,比表面积较高(149m2/g),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其表面Lewis酸性位有利于硝酸盐物种的吸附,而硝酸盐物种是该反应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