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8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489篇
物理学   1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当前中师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就普遍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想法。  相似文献   
82.
目前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存在“重知识重现,轻系统梳理”、“重教师评讲,轻学生反思”、“重练习数量,轻思维提升”的问题.“读思达”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数学阅读、数学思考、数学表达的能力,让数学复习课充满促进学生不断生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83.
84.
同学们,在数学中的零,即0这个数可真是个特别而又有趣的数!不是吗?当用它来表示物体的个数时,0就表示没有即一无所有!同时在实数中我们知道,数0又是唯一的一个中性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相似文献   
85.
数学思想是抽象的,无程序可循的,但它又确确实实存在的,不仅存在于解题过程中,也存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于把什么都归结于数学关系的思维模式中,它具有很强的功能性.那么对于这看不见又摸不着却又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呢?在分类讨论思想培养的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什么是分类讨论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86.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辩证统一是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示范者,同时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笔者引领部分教师一起开展了“高中动感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研究”,以课本例题的教学设计为例,对教师的主导如何与学生主体相辅相成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7.
波利亚说:“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现创造的题.”他认为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的训练”,使“解题”成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和学会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他指出: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的本身,而在于弄清“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  相似文献   
88.
应崇福 《应用声学》2008,27(5):333-337
再次强调了大规模液体中超声处理、以及为此目的研究声空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对这项应用中声空化行为的几点思考,重点是关于声空化的"强度"以及关于电动力式和流体动力式两类产生空化系统所产生空化的不同特性。  相似文献   
89.
我们知道,作业批改是教师的日常工作.在正常教学期间,对数学老师来说更是"每日必改",有时甚至"每日几批"(上午改前一天的作业,下午改当日作业).数学教师批改很辛苦,特别是任教两个班的教师,每天批阅作业的量很大.虽然是每天都要做的手头工作,却也容易忽略研究每天"遇到"的大量素材.我们常常说要修炼教学基本功,其实把每天手头这些素材好好研究,既有助于学生的素养提升,也有利于教师基本功的精进.本文选取最近批改作业中收集到的案例和点评意见,并跟进作业批阅的相关思考,供研讨.  相似文献   
90.
初中数学微探究活动作为一种常态的教学活动,具有片段式和局部性的特点,相对于“综合与实践”活动,它的综合性和挑战性较弱.然而,微探究活动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又能为学生开展适宜的探究学习提供有效载体,因此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青睐.但在开展微探究活动过程中,或学情失察,或要素失配,或难易失度,或活动失当,或方法失调,使得教学效益不高甚至低下.下面以南京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初中数学微探究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