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09篇
化学   819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84篇
综合类   139篇
数学   1505篇
物理学   4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71.
A uranylcontaining compound [U(CO_3)_3(H_2O)_2]·2H_2O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analysis. Crystal structu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compound consists of three CO_3~(2-) molecules, one U~(6+).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presents a 3D frame work built up by O-H……O week hydrogen bonds interactions. The central uranium atom is eight-coordinated through three CO_3~(2-) molecules and two H_2O. The compound shows a coplanar hexagonal network structure, each hexagon containing a hexagonal hole with a water moleculet.  相似文献   
172.
中性载体水杨酸根离子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反Hofmeister行为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是离子电极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1],其中许多平面结构的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对特种阴离子表现较高选择性,以此研制了许多高选择性I-电极[2,3]、S al-电极[4-6]、SCN-电极[7,8].  相似文献   
173.
研究了5-溴水杨醛缩三乙烯四胺双核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水杨酸根离子中性膜电极。该电极对水杨酸根离子(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al-ClO4-SCN-I-NO3-Br-SO42-Ac-NO2-Cl-SO23-。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与Sal-在4.0×10-6~1.0×10-1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8.0mV/dec(28℃),检出限为1.0×10-6mol/L。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响应机理。将该电极应用于药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4.
分别以(8R,10R)-(-)-[4,5]-pineno-2,2′-bipyridine或(8S,10S)-(+)-[4,5]-pineno-2,2′-bipyridine(LRR和LSS)为手性配体合成双核铜络合物[Cu2(μ-ox)(LRR)2(H2O)2(ClO4)2](1)、[Cu2(μ-ox)(LRR)2(CH3COCH3)2(ClO4)2](1a)、[Cu2(μ-ox)(LSS)2(H2O)2(ClO4)2](2)和[Cu2(μ-ox)-(LRR)(LSS)(CH3COCH3)2(ClO4)2](3)(ox2-=草酸根),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由元素分析、电导率、紫外可见谱(UV-vis)、圆二色(CD)谱和晶体结构分析推测:该系列络合物具有草酸根桥联的双核结构,两个铜(II)离子与草酸根几乎成共平面;1a和3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每个Cu(II)的配位构型为拉长畸变八面体,双核分子中轴向的两个溶剂分子和两个高氯酸根互为反式配位.对映体络合物1和2的溶液CD光谱大致呈镜像对称,在可见区的极弱CD吸收峰可能源于LRR和LSS蒎烯基上的手性中心对Cu(II)d-d生色团的手性微扰产生的邻位效应.采用最小二乘法和Bleaney-Bowers方程对络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测试数据进行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338.41(4)cm-1,表明铜(II)离子间有较强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75.
将半理想溶液理论和Butler方程相结合建立了预测多元电解质溶液表面张力的新型线性预测方程.新方程可由二元系数据预测多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而不涉及任何多元交互作用参数.利用不同温度下24个混合电解质溶液的表面张力数据对新方程进行了系统检验.结果表明新方程可利用298.15K时二元系的渗透压系数和不同温度下二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预测不同温度下高浓度的多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且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并且预测结果普遍优于基于Pitzer方程的表面张力模型.  相似文献   
176.
以双水杨醛缩二氨基硫脲合铜(Ⅱ)[Cu(Ⅱ)-ATBSAD]为中性载体制备PVC膜电极,该电极对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该电极对SCN-的响应机理。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5.0)中,SCN-浓度在1.0×10-1~1.4×10-7mol/L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mV/pSCN-(26℃);检出限为5.6×10-8mol/L。Cu(Ⅱ)-ATBSAD载体膜电极对SCN-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一些常见阴离子对电极的干扰较小。将此电极用于废水中硫氰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  相似文献   
177.
本文讨论了含割点$u$的连通图G,其中$G-u$含路、圈或$D_{n}$分支时图$G$的伴随多项式的最小实根的变化情况.得到一些新的序关系,这推广了文[10-13]中有关图的伴随多项式最小根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78.
提出了一个理想稀溶液的分子模型,并利用Boltzmann分布定律和Laplace方程导出一个简单的Henry系数表示式,它与溶质分子周围溶剂的内压力或溶剂压密切相关。利用Hildebrand内压力方程,并以纯溶剂的摩尔体积代人,关联了11种气体在正十六烷中的Henry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9.
香根草在离子型稀土堆浸矿场的修复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香根草对离子型稀土堆浸矿场开展修复试验,研究香根草对土壤中氨氮、总氮及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及香根草茎叶和根系对稀土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 显示,在0.5和1m深土壤中,氨氮、总氮均显著降低;对重金属Se,Sb去除率在95%以上,Pb去除率在50%~70%之间,Cd去除率在32%~45%之间;香根草根部和茎叶对稀土元素均...  相似文献   
180.
以在重力场和静电场中运动的带电油滴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快速、准确地求解出基本电荷的电量,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