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2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1113篇
化学   1344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603篇
综合类   314篇
数学   3506篇
物理学   172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Novel shish-kebab type liquid crystalline poly(p-phenylenevinyle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Stille coupling reaction from 2,5-bis[(4-n-alkoxyl)benzoyloxy]1,4-dibromobenzene (monomer l) and 1,2-bis(tributylstannyl) ethylene (monomer 2). The polymers with alkoxy groups are solubl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and exhibit blue fluorescence. Both the cast film and the annealed film have large red-shifts in fluorescence spectra and show yellow fluorescence. The polymers with CN and NO2 groups show poor solubility and green fluorescence. All the polymers possess liquid crystalline smectic phases. The melting point (Tm) of the polymers decreases when the length of the alkoxy tails of the mesogenic units increases. The polymers are easily aligned under a magnetic field of 10 Tesla.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jugated backbone and LC side chain are aligned perpendicular and parallel to the magnetic field, respectively. The polymers show optical dichroism in fluorescence spectra, suggesting that they are available for advance materials with linear optical polarization.  相似文献   
112.
A vinyl monomer having an electron-donating moiety, p-(N,N-dimethylamino)styrenc (DMAS),was synthesized. It was combined with benzoyl peroxide (BPO) to form a redox initiation system to initiatethe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UV spectra measurements show that DMAS enters thePMMA chain as well. Both DMAS and its polymer P(DMAS) display strong fluorescence, and thefluorescence can be quenched by electron-deficient compounds such as methacrylonitrile, fumaronitrile andmethyl methacrylate etc. Moreover, DMAS can also form charge transfer complex (CTC) with strongelectron acceptors such as tetracyanoethylene (TC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of DMAS and P(DMAS) we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molecular structure change and polymer conformationeffect in solution. In addition, the CTC and exciplex formation of DMAS or P(DMAS) with C_(60) were alsostudied.  相似文献   
113.
曹晨忠 《有机化学》1995,15(6):642-646
脂肪族胺、醇和醚的气相质子亲合能(PA)与N, O原子所带电荷(qx)以及烷基的极化效应指数(PEI)的关系可表示为其中a、b、c为系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上式较好地表达了脂肪族胺、醇和醚的气相碱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4.
硫醇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气相色谱保留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醇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气相色谱保留值赵邦屯王利亚(洛阳师专化学系洛阳471022)关键词硫醇分子连接性指数气相色谱保留值中图分类号O657.71有机化合物的色谱保留行为与其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一直是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之一。长期以...  相似文献   
115.
1引言 作为结构-性质定量关系(QSPR)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相关(QSRR)的研究和应用在色谱科学领域受到关注。QSRR的研究对预测保留值、选择分离条件及探索色谱保留机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气相色谱相对保留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与被测组分和固定相之间的分子间作用能有关。而分子间的作用能主要由分子间的色散力决定,分子的色散力与分子的分支情况及体积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16.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l,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PCA)中(PCA为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其中以2-苯乙酸和3-苯丙酸与邻菲咯啉为最佳堆积.  相似文献   
117.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_2,CdA,CdA_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_3)、温度分别为15℃,25℃,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G和熵变△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8.
张锋  刘祁涛 《化学学报》1993,51(3):251-256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70%(v/v)乙醇-水溶液中Cd(II)与维生素D3(VD3)和乙二胺(en)或2,2'-联吡啶(bipy)在37±0.1℃和离子强度为0.10(KNO3)条件下, 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上述混合配位体系均形成稳定的1:1:1型混配配合物, 且△logK值均为较大的正值(分别为+1.06和+1.54), 但相应的logX值却并不很大(分别为2.18和2.83)。从统计效应和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相互作用, 讨论了造成这种反应常结果的可能原因, 并针对如何判断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稳定性高低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9.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确定了25℃下配阳离子Cu(SCN)+在NaNO3-叔丁醇-水介质中的稳定常数。混合溶剂中叔丁醇组成为0,5,10,15,20和25 wt%,离子强度范围为0.2~3.0 mole·dm-3,溶液的pH=1.5~1.6。基于Pitzer理论用最小二乘多项式逼近法,确定了混合溶剂中配合物热力学稳定常数。讨论了配位反应的一级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120.
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与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和稳定性、结构间的关系毕思玮*刘树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关键词: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铜(Ⅱ)稳定常数抗菌活性实验部分将10mmol氨基酸和0.56g(10mmol)KOH溶于热的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