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1篇
  免费   904篇
  国内免费   1056篇
化学   1598篇
晶体学   109篇
力学   1234篇
综合类   127篇
数学   484篇
物理学   198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the immobilization of tyrosinase(tyr) onto gold nanoparticles(nano-Au) and thioctic acid amide(T-NH2)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SAMs)-modified gold electrod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BPA).It was found that the nano-Au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of tyr/nano-Au/T-NH2/Au electrode to BPA,and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nano-Au on the current response was also related to the enzym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iosensor could be used as a detector for BPA determination with a linear range from3.99 ×10-7mol/L to 2.34 ×10-4mol/L and a detection limit of 1.33×10-7mol/L.In addition,this biosensor showed good reproducibility.  相似文献   
152.
A series of high surface area graphitic carbon materials (HSGCs) were prepared by ball-milling method. Effect of the graphitic degree of HSGCs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a-Ru-K/HSGC-x (x is the ball-milling time in hour) catalysts was studied using ammonia synthesis as a probe reaction. The graphitic degree and pore structure of HSGC-x supports could be successfully tuned via the variation of ball-milling time. Ru nanoparticles of different Ba-Ru-K/HSGC-x catalysts a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on the supports with the particle sizes ranging from 1.6 to 2.0 nm. The graphitic degree of the suppo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facile electron transfer capability and 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intrinsic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a-Ru-K/HSGC-x catalyst.  相似文献   
153.
在山竹果壳提取液中,以山竹多酚既作还原剂又作保护剂,制备了具有高度稳定性、单分散性的亲水性金纳米粒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大小在9~23nm范围,升高温度其还原反应速率加快,所得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减小、单分散性提高。山竹多酚保护金的金纳米颗粒具有pH值调控的分散可逆性。降低山竹提取液的浓度可得到包括单晶纳米片在内的多形态金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54.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TiO2@Pt复合纳米颗粒,并修饰于恒电位沉积的普鲁士蓝-壳聚糖(PB-CS)杂化膜表面,以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由于TiO2@Pt复合纳米颗粒的引入显著增大了传感器的导电性和酶的固载量,同时CS的掺杂,防止了PB的泄露,使得传感器对葡萄糖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该传感器在1.2×10-6~1.1×10-3mol·L-1范围内,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 6,检出限(S/N=3)达到4.0×10-7mol·L-1,灵敏度为13.31 mA·mol·L-1·cm-2。对0.3 mmol·L-1的葡萄糖标准溶液连续检测5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8%。  相似文献   
155.
纳米银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表征及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  龙晨璐  杨兆光  李海普  王强 《分析化学》2014,(11):1553-1560
建立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SP-ICP-MS)测定稀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粒度分布及纳米银颗粒数量浓度的方法。当停留时间为3 ms时,两个或多个纳米银颗粒同时进入检测器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采用5倍标准偏差迭代算法(5σ)区分纳米银颗粒信号和背景信号。采用SP-ICP-MS法测定3种商品级纳米银颗粒(30,50和100 nm)粒度分布和纳米颗粒浓度。结果表明:SP-ICP-MS法测定纳米银颗粒结果与纳米银的TEM值相近,可采用SP-ICP-MS法表征纳米银颗粒。本方法测定稀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粒度检出限为25 nm,纳米银颗粒浓度检出限约为8×104个/L。将纳米银颗粒加入到自来水样品中并进行测定,获得相近的纳米银粒度分布及纳米颗粒浓度。本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可为研究水环境中纳米银的风险评估提供可靠分析方法,并为饮用水中纳米银的监测提供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56.
伍颖斯  余皓  王红娟  彭峰 《催化学报》2014,35(6):952-959
采用直接浸渍法、过氧化氢均相氧化沉积法和氨水催化水解法制备了石墨烯负载的铁、钴、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研究了三种沉积方法对颗粒尺寸分布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催化剂的形貌与结构.用过氧化氢均相氧化沉淀法可制得粒径分布最均匀的纳米颗粒.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可使石墨烯表面的氧化基团含量最大化,为纳米颗粒提供了足够的吸附与成核点.氨水加速了金属离子的水解与成核,导致纳米颗粒的粒径增大与不均.以苯甲醇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的活性按以下顺序逐渐下降:过氧化氢辅助沉积法>直接浸渍法>氨水催化水解法,与纳米颗粒尺寸增长趋势一致.纳米催化剂颗粒尺寸与其活性的良好关联性显示,发展石墨烯负载尺寸可控的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7.
本文采用改良的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得到双染料掺杂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颗粒。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荧光纳米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90nm。利用荧光光谱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该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其可同时发出红、绿双色荧光,这为进一步制备具有更多种荧光信号的硅纳米颗粒提供基础。同时,由于硅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好,易功能化的特点,使得该新型硅纳米荧光颗粒在生物标记及生物成像的多组分分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8.
张佳美  闫瑞  刘小强 《化学研究》2014,(1):41-44,48
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TNTs),然后以12-磷钨杂多酸(PTA)作为交联剂,运用光催化方法在TiO2纳米管表面负载金纳米颗粒(GNPs),从而得到新型复合纳米材料——TNTs-PTA-GNPs;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新型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并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GNPs均匀分布在TNTs表面,从而大幅度改善纳米材料的导电性;但复合纳米材料中无游离的金纳米颗粒.与此同时,TNTs-PTA-GNPs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促进酶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159.
由于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和细菌多药耐药的出现, 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菌剂. 本文制备了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正电荷半导体高分子材料及具有协同抗菌活性的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SP-PPh3 NPs). SP-PPh3 NPs的光热转化效率为43.8%. 带正电荷的SP-PPh3 NPs可以附着在细菌上, 有助于将热量有效传递给细菌. 在热和正电荷的协同作用下, SP-PPh3 NPs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 coli)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均具有抗菌活性, 其对二者的体外抑菌率分别为99.9%和98.6%. 此外, SP-PPh3 NP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对小鼠的主要器官几乎无副作用. 对细菌感染的小鼠皮肤伤口用SP-PPh3 NPs治疗12 d后, 伤口可以很好地愈合.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