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90篇 |
免费 | 1622篇 |
国内免费 | 243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766篇 |
晶体学 | 200篇 |
力学 | 805篇 |
综合类 | 185篇 |
数学 | 836篇 |
物理学 | 45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8篇 |
2023年 | 265篇 |
2022年 | 322篇 |
2021年 | 320篇 |
2020年 | 255篇 |
2019年 | 308篇 |
2018年 | 187篇 |
2017年 | 307篇 |
2016年 | 296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622篇 |
2013年 | 496篇 |
2012年 | 510篇 |
2011年 | 574篇 |
2010年 | 603篇 |
2009年 | 598篇 |
2008年 | 645篇 |
2007年 | 579篇 |
2006年 | 522篇 |
2005年 | 490篇 |
2004年 | 503篇 |
2003年 | 378篇 |
2002年 | 352篇 |
2001年 | 246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209篇 |
1998年 | 187篇 |
1997年 | 177篇 |
1996年 | 143篇 |
1995年 | 116篇 |
1994年 | 115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酚醛树脂的增容作用对聚甲醛/丁腈橡胶共混物的韧性、结晶形态和亚微相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考察了酚醛树脂(Novolak)的增容作用对聚甲醛(POM)/丁腈橡胶(NBR)共混物的韧性、结晶形态和亚微相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OM与NBR不相容,直接共混不能提高POM的韧性;添加Novolak后,当NBR质量分数为40%时共混物发生“脆-韧”转变.POM/NBR共混物中POM球晶尺寸大,易形成应力集中点,导致增韧效果不佳;Novolak可通过与POM的分子链间相互作用,改变POM分子链固有的规程和排列方式,使球晶显著减小.亚微相态显示,POM/NBR呈现“海-岛”结构相态,NBR在基体中分散性很差;添加Novolak可提高NBR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当NBR质量分数达到40%时,NBR在基体中呈现带状网络结构.网带结构能够终止受外力作用而在基体中产生的银纹和剪切屈服,增加了共混物的破裂能,从而使共混物的韧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2.
在线性或交联的聚氨酯粒子内原位还原制备纳米银粒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金属粒子有特异性质 ,可用作高效催化剂、非线性光学材料等 .为防止其聚集 ,不少研究者采用表面活性剂 [1]、配位体 [2 ]和高分子等以阻止纳米金属粒子的聚集 .近年来高分子金属复合纳米粒子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 [3~ 9] .文献上大多采用线性或嵌段双亲高分子作纳米金属的分散稳定剂[6 ] 或在高分子粒子表面沉积纳米金属粒子[5] ,也有人采用多孔交联高分子微球的孔洞作为微反应器形成纳米金属粒子[7] .这些方法均不能有效地控制金属粒子的粒径 ,特别难以合成粒径小于 3 0 nm的银粒子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常温处于粘弹态 ,线性或交联的高分…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鸟嘌呤、鸟苷和鸟苷酸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三种生物活性分子均能在1.1V电位被氧化,对应于它们所含的共同基团嘌呤环中CN键的氧化,根据氧化反应电量和质量的变化,求得电子转移数为4.氧化电流的大小次序为鸟苷酸>鸟苷>鸟嘌呤,这可能与三者在电极上的吸附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高表面电荷密度单分散苯乙烯磺酸钠纳米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 ,在苯乙烯 (St)的反应体系中引入适量的苯乙烯磺酸钠 (NaSS)参加共聚合 ,在聚合过程中分两阶段加料 ,第一阶段中NaSS浓度是决定乳胶粒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关键因素。当反应达到较高转化率 ( >90 % )时加入第二阶段单体混合物 ,此阶段中NaSS与St的比例决定了最终胶粒的表面电荷密度。利用上述两阶段无皂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小于 10 0nm、单分散性指数小于 1.0 5以及表面电荷密度大于 3 0 μC·cm-2 的一系列乳胶粒 相似文献
997.
998.
新型安培检测毛细管电泳微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电极、6cm分离毛细管、缓冲池、检测池集成于8.4×5.0cm有机玻璃片上,制作了一个毛细管电泳微系统。以碳纤维微盘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柱端检测了1×10-4mol/L多巴胺(DA),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检测限3.6×10-8 mol/L,线性范围5×10-7~1×10-4mol/L,并在该系统上分离了邻苯二酚(CA)和多巴胺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999.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A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n-C4H9OH)/正庚烷(n-C7H16)/水(H2O),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n-C4H9OH)/正庚烷(n-C7H16)/水(H2O)体系的微乳液正四面体相图,并用电导法划分了AS/CTAB/n-C4H9OH/n-C7H16/H2O体系微乳液的结构(W/O,B.C.和O/W);同时研究AS/CTAB/n-C4H9OH/n-C7H16/H2O/盐类(NaCl,CaCl2或AlCl3)体系和SDS/CTAB/n-C4H9OH/n-C7H16/H2O/盐类(NaCl,CaCl2或AlCl3)体系形成中相微乳的盐宽,从中得出上述两体系中相微乳的盐宽随盐类阳离子价态的增大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W/O微乳液体系稳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1~4] ,一个好的微乳液体系要求具有稳定范围宽阔 ,对pH值和温度的变化不敏感等特点。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适合制备所需功能氧化物粒子的微乳液体系 ,考察研究Tx 6~C4H9OH/c C6H1 2 /H2 O体系W/O微乳液在不同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的组成范围以及温度和不同pH值对该稳定组成区域的影响。1 实验部分1 1 实验试剂本实验以Tx 6(烷基聚氧乙烯酚醚 )为表面活性剂 ,C4H9OH(正丁醇 )为助表面活性剂 ,c C6H1 2(环己烷 )为油相。除Tx 6由上海高桥石化三厂提供外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1 2 实验内容在 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