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5篇
  免费   1478篇
  国内免费   997篇
化学   384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885篇
综合类   317篇
数学   4519篇
物理学   285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40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系统论述涉及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中产生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强流离子束在核材料生产与增殖、洁净核能、放射性废物嬗变、放射性药物生产、重离子聚变、高能物理、核科学与工程、国防与民用工业和医疗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是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课题,因为它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但是,强流离子束形成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需要加以抑制、控制和消除这类现象,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这类束晕-混沌的复杂特性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而且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对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并寻求和发展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就向强流离子束物理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及其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首创性地提出了一些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方法,它们包括:非线性反馈控制法,小波反馈控制法,变结构控制法,延迟反馈控制法,参数自适应控制法等,进行重点的介绍。对上述课题当前的主要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比较全面综述的评论。最后,指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推动这个崭新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22.
弱拓扑和强可容许拓扑之间的一个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立民 《数学杂志》2003,23(2):141-145
本文对局部凸空间X及其对偶X′,建立了弱拓扑σ(X,X′)和强拓扑β(X,X′)之间的一个新关系,改进了有关(X,X′)--可容许拓扑全体上的不变性结果。  相似文献   
23.
采用本体聚合技术合成全氘代聚苯乙烯(DPS),所得聚合物分子量约250000,分散度约3,氘代率为98.7%。采用热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备全氘代聚苯乙烯泡沫。在室温溶解DPS于溶剂中,然后转入轴向冷却模具,进行单向冷却,直到溶剂完全冷冻,最后取出冷冻样置于冷冻干燥仪中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脱出后即得泡沫。通过对二恶烷/环己烷混合溶剂相图,以及PS一混合溶剂体系的相图的测定,  相似文献   
24.
振动试验系统由振动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振动台、夹具、试件、加速度测量系统等组成。振动试验设备系统包括了除夹具、试件以外的各系统,涉及力学、电子学、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等多个领域。通过对整个设备系统进行仿真,可以对振动试验开展定量的和数字化的研究,对深入认识振动试验的原理、改进和提高试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任意反射面的速度干涉仪”VISAR(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技术,已成为诊断冲击作用下样品自由面速度剖面或粒子速度剖面的主要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对高速度、高加速度运动事件进行非接触的连续测试。  相似文献   
26.
该文考虑具有控制系数 A\-0 和系数仅有有限个极点的高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1.1)。得到了一个复振荡结果,该结果是J. K. Langley[11]等作者在整系数下相应结果的推广。  相似文献   
27.
本文提供了预条件不精确牛顿型方法结合非单调技术解光滑的非线性方程组.在合理的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整体收敛性.进一步,基于预条件收敛的性质,获得了算法的局部收敛速率,并指出如何选择势序列保证预条件不精确牛顿型的算法局部超线性收敛速率.  相似文献   
28.
This paper gives the weighted Lp convergence rate estimations of the Gruenwald interpolatory polynomials based on the zeros of Chebyshev polymomials of the first kind,and proves that the order of the estimations is optimal for p≥1.  相似文献   
29.
载人飞船的基本物理知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0月15日、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神五”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发展上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它不仅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发奋学习,勇攀高峰,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良好契机。飞船的发射和运行,涉及了许多基本的物理知识,而一般的物理课本中对此阐述不够,或内容比较分散。本文就相关知识点做整理和概括,并进行适当地阐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火箭飞行原理---动量守恒定律火箭是宇宙航行的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30.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辽阔无垠的宇宙令人神往。航天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活动的新领域,带来了传统技术无法达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它的发展也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当代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