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92篇
  免费   1096篇
  国内免费   1454篇
化学   2873篇
晶体学   61篇
力学   559篇
综合类   280篇
数学   15401篇
物理学   3568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1096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2081篇
  2011年   2012篇
  2010年   1307篇
  2009年   1141篇
  2008年   1577篇
  2007年   941篇
  2006年   862篇
  2005年   1050篇
  2004年   1114篇
  2003年   1051篇
  2002年   863篇
  2001年   924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7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更相减损术”是我国古代数学中求二整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古典名著《九章算术》卷一在谈到分数分子分母约去公因数有“置分母子之数 ,以少减多 ,更相减损求其等也 .以等数约之 .”这里的“等数”就是所说分母分子的最大公因数 .所谓“更相减损求其等”就是置两个整数 ,以少减多 ,反复相减 ,直到二数相等就得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 ,求 91 ,49的最大公因数(91 ,49) .我们有(91 ,49) =(91 -49,49) =(4 2 ,49)=(4 2 ,7) =…… =(7,7) =7刘徽说 :“其所以相减者 ,皆等数之重叠 .”数91 ,49都是等数 7的重叠 .对于初学者来说 ,“更相减损求…  相似文献   
22.
猜想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依据已有材料、条件和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等,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起源于立意深邃的猜想,正是无数数学家们的猜想,数学科学才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数学。由于猜想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因此近几年猜想题倍受高考命题老师的亲睐,成为高考数学题的一个新亮点.本文试对这类题型及解法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静态球对称黑洞Dirac场的统计熵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传安  孟庆苗  苏九清 《物理学报》2002,51(8):1897-1900
利用改进的brickwall模型,给出了一类静态球对称黑洞Dirac场的熵,结果表明,在取相同的截断因子时,Dirac场的熵均为标量场的熵的72倍 关键词: 黑洞 统计熵 brickwall模型 Dirac场  相似文献   
24.
近期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里 ,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并对此课程的设置作了专门说明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 .”本人利用数学教学大纲中的研究性参考课题 :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结合合情推理作了教学尝试 ,让学生自主研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情感体验与探索实践 ,扩大学习空间 ,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25.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 ,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 ,和谐发展 ,致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对数学课堂教学而言 ,数学学习方式的现状与特点是什么 ?课堂教学模式与数学学习方式的关系如何 ?如何构建科学的数学学习方式和与之配套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肤浅的认识 :1 目前数学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学习方式是指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或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方法和形式 .学习方式既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和共性 ,又因人而异 ,多种…  相似文献   
26.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学技算的飞速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形势迫使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改革教材,使教材内容更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大学里,必修课的内容要调整、变更,选修课的内容要增加。随之而来的,作为大学的主要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27.
我们知道,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就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这个点到各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给出一个四面体求它的外接球半径,是一类常见的问题。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题为例来说明几类特殊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求法.  相似文献   
28.
四、远古时代数学发展的可能性 (一)度量单位的发展用尺量长度实际早已有记载。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一书揭示,公元前2698年以后,已有尺,其尺折24.88厘米,该尺以九为进制,足见我国在4700年前对长度就有了研究。关于长度的研究是不是更远一些,有待进一步考证,若伏羲研究的矩有数量关系,那么可以把历史推进7000年。尺的出现不是小事。它说明数轴已经出现。黄帝时有尺,说明中国有了历史可载的“数”学,数学理性化已经开始,“隶首作数”决不是虚言。这个数学经过大禹时代可能因治水的需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商代周代数学已经达到理性化的一个顶峰。  相似文献   
29.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是从具体的教学方法研究开始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30.
按照教育部最近拟订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要求,在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已作为必修课程列入了课程计划,其表现形式之一是“专题探究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