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49篇
  免费   5934篇
  国内免费   11466篇
化学   17738篇
晶体学   550篇
力学   3451篇
综合类   1565篇
数学   24063篇
物理学   12182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1040篇
  2022年   1238篇
  2021年   1294篇
  2020年   960篇
  2019年   1114篇
  2018年   776篇
  2017年   1190篇
  2016年   1449篇
  2015年   1689篇
  2014年   2836篇
  2013年   2628篇
  2012年   3538篇
  2011年   3485篇
  2010年   2840篇
  2009年   3139篇
  2008年   3556篇
  2007年   2986篇
  2006年   2921篇
  2005年   2739篇
  2004年   2446篇
  2003年   2062篇
  2002年   1690篇
  2001年   1677篇
  2000年   1477篇
  1999年   1188篇
  1998年   994篇
  1997年   903篇
  1996年   735篇
  1995年   753篇
  1994年   647篇
  1993年   595篇
  1992年   629篇
  1991年   618篇
  1990年   498篇
  1989年   445篇
  1988年   157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研究了用手性修饰剂(1S,2S)-(-)-1,2-二苯基乙二胺修饰的负载型钌催化剂(Ru/γ-Al2O3)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加氢反应,在KOH的异丙醇溶液中,10~20℃,pH2=5 MPa条件下,芳香酮及其衍生物加氢产物的ee值达79.5%~85.0%,2-乙酰基噻吩加氢产物的ee值可达86.2%.此催化剂制备简单,容易与产物分离,重复使用4次,对映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82.
水杨醛肟铜络合物中性载体高选择性水杨酸根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合成的Schiff碱金属络合物水杨醛肟铜(Ⅱ)、锌(Ⅱ)、镍(Ⅱ)为中性载体制备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结果表明水杨醛肟铜(Ⅱ)对水杨酸根(Sal-)具有高选择性及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电极呈现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al->ClO4->SCN->I->NO2->NO3->Br->Cl->OAc->SO42-。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出限低和制备简单等优点。将电极用于药品及人体尿液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83.
采用2-(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tfmppy)为主配体,分别以四(4-氟苯基)苯基膦酰亚胺(F-tpip)、四(4-甲氧基苯基)膦酰亚胺(MeO-tpip)和四(1-萘基)膦酰亚胺(tnin)为辅助配体合成了3个铱配合物((tfmppy)_2Ir(F-tpip)、(tfmppy)_2Ir(MeO-tpip)和(tfmppy)_2Ir(tnin))。其结构通过核磁氢谱、质谱、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测定进行了验证。配合物(tfmppy)_2Ir(F-tpip)和(tfmppy)_2Ir(MeO-tpip)属于三方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tfmppy)_2Ir(tnin)属于三斜晶系R3c空间群。3个配合物都是绿光材料,具有类似的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tfmppy)_2Ir(F-tpip):λ_(em)=526 nm,Φ=0.52;(tfmppy)_2Ir(MeO-tpip):λ_(em)=523 nm,Φ=0.44;(tfmppy)_2Ir(tnin):λ_(em)=522 nm,Φ=0.48)。3个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质。(tfmppy)_2Ir(F-tpip)、(tfmppy)_2Ir(MeO-tpip)和(tfmppy)_2Ir(tnin)的HOMO能级分别为-5.67、-6.08和-5.69 eV,其LUMO能级分别为-3.29、-3.61和-3.22 eV。  相似文献   
984.
齐兴义  郭林  吴越 《催化学报》2002,23(2):101-102
 详尽介绍了通过分步法,在Y型分子筛超笼中制备铜(II)- 1,10菲咯啉和8-羟基喹啉配合物(简称CuPhen/Y,CuOx/Y)的过程;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同Cu/Y相比,以H2O2为氧化剂,CuPhen/Y,CuOx/Y具有特殊的催化苯酚羟化功能。  相似文献   
985.
在芳烃溶剂中用氯化二乙基铝和叠氮化钠反应合成了叠氮化二乙基铝(DEAA),其产率高达87%,比文献值高出17%。在正己烷中没有合成出DEAA,在含30%四氢呋喃(THF)的正己烷中合成出DEAA·THF配合物。在芳烃溶剂中,随着苯环上甲基数目的增加,DEAA的收率增加。测定了氯化二乙基铝、氯化二乙基铝的正己烷溶液、氯化二乙基铝的甲苯溶液的 27Al NMR谱。由 27Al NMR谱数 据确定了氯化二乙基铝在甲苯中解离平衡式,计算了氯化二乙基铝在甲苯中解离平衡的热力学数据。用DEAA与苯甲酸甲酯直接合成了苯甲酰叠氮,并表征了其结构。这是一个新反应,至今无文献报导。用实验证明了在正己烷溶液中,用氯化二乙基铝、叠氮化钠与苯甲酸甲酯合成苯甲酰叠氮,没有经过氯化二乙基铝和叠氮化钠反应生成中间体DEAA的这一步。依据实验事实建立了上述三种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86.
合成了三种新的含C2-对称轴的手性胺醇(PhOHCHCH2)2NCH2C6H4R (R=OCH3, L1; R=CH3, L2; R=Cl, L3), 将其与无水氯化稀土LnCl3•4THF (Ln=La, Sm, Gd)反应生成了九个新的胺醇类稀土配合物LLnCl•2THF (L=L1, L2, L3; Ln=La, Sm, Gd). 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荧光光谱显示一些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能. 原位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表明: L1/SmCl3•4THF体系催化苯乙酮不对称氢化反应的转化率达71%, 相应的对映体过量值达32%.  相似文献   
987.
Monoamino substituted asymmetrical phthalocyanine zinc(Ⅱ), 2-amino-9,10,16,17,23,24-hexapentyloxy phthalocyanine zinc(Ⅱ), was synthesized by statistical condens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UV-Vis, IR and TOF-MS. The aggregative behavior was studied in DMF, THF and CH2Cl2.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not aggregateve in DMF and THF, whereas form dimer in CH2Cl2 at 8 × 10-7~8 × 10-6 mol·L-1.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for the dimer was calculated at the same time, indicating that the less polar solvent is unfavorable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monomer.  相似文献   
988.
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利用(S)-3-羟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S)-TicOL)和Ph2PCl缩合,得到六元N-杂环配体(S)-TIAMPP.研究了(S)-TIAMPP与Rh(I)形成的手性催化剂[Rh((S)-TIAMPP)(COD)]BF。在脱氢氨基酸的衍生物中不对称催化加氢的对映选择性和适应性,以及该催化剂对N-苯甲酰基脱氢肉桂酸甲酯加氢过程中温度、压力、反应溶剂、底物与催化剂比例(S/C)对光学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C=100,15℃,1.0MPa的甲醇溶液中,反应24h,[Rh((S)-TIAMPP)(COD)]BF。对N-苯甲酰基脱氢肉桂酸甲酯加氢的光学收率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989.
三氯化钛分别与苹果酸铵、酒石酸铵和柠檬酸铵反应,制得三种新的固态配合物:苹果酸羟基钛(Ⅲ)、酒石酸羟基钛(Ⅲ)和柠檬酸钛(Ⅲ)(化学式分别为Ti(OH)(C4H4O5)·1.5H2O、Ti(OH)(C4H4O6)·1.5H2O和Ti(C6H5O7)·1.5H  相似文献   
990.
用从头算势诱导极小二乘拟合(PD/LSF)和(exp-6-1)函数研究了1,1-二氟乙烷和1,2-二氟乙烷分子内非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 同分异构体的能量稳定性差, 在于分子内非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该模式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研究分子内非键相互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