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8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41篇
物理学   17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串联系统的模糊可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文章是“模糊可靠性”的续篇之一。文中作者建立了串联系統模糊可靠性的计算模型,并依据模糊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推导出一套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2.
云中客 《物理》2006,35(7):598-598
位于美国新墨西哥洲的实验室内最近创造出了比任何已知星球内部温度都要高的温度,这个温度约为20-30亿开。在Sandia国家实验室的Z—Pinch(z箍缩器)上得到了这个温度记录。当时大量电荷贮存在一个称为Marx发生器的装置内,当许多并联电容器被充电后,就迅速地转换为一组八百万伏电压的配置。这个过程被摄像机抓拍成像。如此巨大的放电过程形成了一个二千万安培的大电流,在电流通过一串柱状电线时发生了向心聚爆.这些聚爆物质就达到了我们前面所述的高温,同时还辐射大量的X射线能量。  相似文献   
43.
2002年初在HPM脉冲压缩实验中用微波自击穿开关和储能切换法脉冲压缩技术获得了功率339MW,脉宽11.4ns,功率增益79.5倍,重复频率12.5Hz的微波脉冲输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脉冲压缩系统的稳定性和输出功率水平,提出了HPM脉冲压缩双路并联功率合成的最新方法,在2004年内进行了实验系统的调试及初步的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4.
介观耗散LC并联电路的量子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介观耗散LC并联电路作阻尼谐振子处理,将其量子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Fock态及压缩真空态下,介观耗散LC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量子涨落均与电路器件的固有参数及所选量子态有关。  相似文献   
45.
关于RL-C并联谐振特性曲线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水生 《大学物理》1998,17(5):18-21
从理论上导出了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阻抗公式,由此分析谐振特性曲线的性质,并得出献中引用的RL-C谐振特性曲线成立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6.
针对多服务台并联排队系统,提出了计算机随机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基本和非基本排队系统中,诸如排队人数、排队时间、平稳分布、忙期及其忙期服务人数等各项排队指标的模拟求解方法.通过模拟例子和实际数据分析,显示了本文所提模拟方法的有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7.
将Kane方法运用于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在对实际机构进行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块驱动力与动平台运动规律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所得结果与ADAMS软件动力学仿真的结果十分相近,从而为优化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王礼祥 《物理通报》2023,(9):6-7+13
用分割电阻法构造出非平衡电阻电桥的特殊串联与并联组合的混联电路后,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压特点,巧妙导出了非平衡电阻电桥(非串联又非并联电阻组成的复杂电路)的等效电阻.  相似文献   
49.
目前,热电双层膜的电输运性能测量及预测一般采用并联模型理论,然而并联模型使用条件缺乏理论和实验的支持和验证.本文借助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采用有限元理论模拟得到了Cu/Si, Ag/Si双层膜在施加温度差下的塞贝克系数,并与并联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双层膜两端是否镀金属Pt层、双层膜之间插入高阻/低阻/绝缘界面对双层膜的塞贝克系数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冷热端无Pt时,高阻和电绝缘界面时Si和Cu两侧电势分别沿温度梯度方向均匀分布,测得其塞贝克系数分别与材料本身的值相同,低阻界面时Cu侧热电势随着探针间距L均匀变化, Si侧呈现非均匀变化.有Pt时, Cu和Si侧的热电势沿着温度梯度的方向分布均匀,无论在绝缘/高阻/低阻界面中, Si和Cu两侧测量值均与Cu塞贝克系数相同.实验研究了Si/Ag和Bi/Ag双层膜,无Pt时, Si/Ag双层膜Si侧的塞贝克系数的绝对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但是Ag侧塞贝克系数的绝对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有Pt时, Bi/Ag双层膜两侧的塞贝克系数相同.  相似文献   
50.
楼平  王晓坤  汤啸洲 《应用声学》2015,23(9):3199-3201, 3206
文章主要提出了一种交错并联Boost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了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均流电路的设计,Interleave相位的锁相控制, 建立功率转换系统Boost变换器状态空间方程,求得小信号模型和电压电流开环传递函数,设计合理的补偿环节,获得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文章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减小boost模块的输出电流纹波和开关管的电流应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系统动态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