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9篇
  免费   2962篇
  国内免费   2541篇
化学   2341篇
晶体学   198篇
力学   788篇
综合类   348篇
数学   2456篇
物理学   7831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过一硫酸盐催化活化技术因其可产生强氧化性活性氧化物种,可快速氧化降解并矿化有机污染物的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本文成功制备了亚微米级Cu0/Fe3O4复合物,发现其能多相催化过一硫酸盐产生单线态氧降解有机污染物.首先,以CuCl2·2H2O,FeCl2·4H2O和FeCl3·6H2O为铜源和铁源,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在180oC反应24 h制备了亚微米级磁性Cu0/Fe3O4复合物.表征结果显示,所制材料为Cu0和Fe3O4的复合物,颗粒大小约为220 nm;单一相Cu0和Fe3O4晶体粒径分别为33.8和106.2 nm,而Cu0/Fe3O4复合物中Cu0和Fe3O4晶体粒径分别减为20.8和31.9 nm.这表明Cu0和Fe3O4复合降低了Cu0和Fe3O4晶体粒径,有利于Cu0和Fe3O4的分散.BET测试结果表明,Cu0/Fe3O4复合物比表面积为4.6 m2/g,与Cu0颗粒的(4.2 m2/g)相当,但远小于Fe3O4的(15.6 m2/g).制备的Cu0/Fe3O4复合物可有效催化过一硫酸盐产生单线态氧降解罗丹明B、亚甲基蓝、金橙II、苯酚和对氯酚.当Cu0/Fe3O4复合物的用量为0.1 g/L,过一硫酸盐浓度为0.5 mmol/L和初始pH为7时,Cu0/Fe3O4复合物可在30 min内完全降解20μmol/L的罗丹明B、亚甲基蓝、金橙II以及0.1 mmol/L的苯酚和对氯酚.对比试验显示,在相同条件下,Cu0和Fe3O4颗粒分别可以降解28%和20%的罗丹明B.这表明Cu0/Fe3O4复合物中的Cu0和Fe3O4晶体在催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污染物的反应中具有协同作用,这主要来源于Cu0/Fe3O4复合物中Cu0和Fe3O4的晶体粒径变小和更好的分散.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降解反应液中铜和铁离子的溶出量.当Cu0/Fe3O4复合物的用量为0.1 g/L,过一硫酸盐浓度为0.5 mmol/L和初始pH为7时,反应60 min后,降解液中铜和铁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22和0.1 mg/L,仅占复合物中总铜和总铁量的1.1%和0.2%,表明Cu0/Fe3O4复合物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所制Cu0/Fe3O4复合物具有超顺磁性,借助磁场实现快速分离回收,可循环利用五次,表明其优越的催化稳定性.通过加入乙醇和叠氮化钠,考察了Cu0/Fe3O4复合物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体系中的活性氧化物种.发现100 mmol/L乙醇的加入对污染物的降解无明显影响,而加入同等量的叠氮化钠可完全抑制污染物的降解,表明Cu0/Fe3O4复合物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产生的主要活性氧物种为单线态氧.采用电子顺磁共振谱进一步证实了单线态氧的生成.基于以上研究,Cu0/Fe3O4复合物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的机理为Cu0/Fe3O4作为一个电子媒介加速过一硫酸盐和污染物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导致污染物被快速降解.该反应机理不同于常见的金属催化过一硫酸盐产生硫酸根和羟自由基的反应机理.我们推测,电导性优良的Cu0在此催化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催化方法可作为一种绿色的氧化技术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处理.  相似文献   
972.
黄建南  叶明理 《力学学报》2007,15(6):779-783
某花岗岩矿岩土体主要有填土、粉质粘土、淤泥及淤泥质土、含泥中粗砂、粘土、残积砂质粘土,其下为花岗岩基岩。边坡最大高度75m,其中残积土层以上的土质边坡高度约50m。本文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潜在的破坏模式及各个滑动部分的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本边坡存在3个潜在滑动面,其中两个为浅层滑动面,另一个为深层滑动面。两个浅层滑动面的稳定系数在1.13~1.17,处于临界状态。深层滑动面稳定性系数在1.29,目前尚处在相对稳定状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如下加固措施:(1)对滑坡体进行削坡处理;(2)在其滑动面下方设置抗滑台阶;(3)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结合肋柱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973.
建筑物爆炸泄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导了在1米~3和30米~3两个爆炸泄压试验装置内进行的360余次试验结果。证明了在有平行壁面的建筑物内发生的可燃气爆炸泄压过程中,声动不稳定燃烧压力峰P3是建筑物的主要破坏因素。试验表明,本文发展的一种爆炸减压板具有消除P3的效应。  相似文献   
974.
大跨度脊谷式膜屋盖风载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台州某风雨操场脊谷式张拉膜屋盖缩尺模型风洞试验的数据结果,选取典型测点,研究了屋面迎风前缘、过渡区及中轴区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系数的分布特性。同时,鉴于屋盖的不规则曲面造型,表面风压梯度变化较大,采用单一体型系数反映屋面风载已不能满足要求。文中在结合屋盖自身复杂体型和风压分布特征基础上,按各榀各边片将屋面划分为不同区域,对5个不利风向角下的区域体型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各区域体型系数建议取值。最后,针对这类体型屋盖特点和风压分布特性,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屋盖的风荷载特性和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5.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filtration equation with nonlinear second-third boundary value condition, it is shown that a priori boundary of the solution can be estimated and controlled by initial data and integral on the boundary of the region. The priori estimate of the solutions was established by iterative method. By using this estimate the solutions may blow-up on the boundary of the region and thus it may have asymptotic non-stability.  相似文献   
976.
方玉树 《力学学报》2005,13(1):57-61
在提出剪缩系数概念和修正体积压缩系数概念的基础上,导出了两种轴对称应力状态和一般三向应力状态下孔隙 压力增量与主应力增量关系的理论公式,给出了这三种应力状态下孔隙压力系数的表达式,对这三种应力状态下孔隙压力系 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孔隙压力增量与主应力增量关系表达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7.
通过解析和数值的方法研究了二维微裂纹体有效模量和有效导电系数之间的关联,针对二维含有任意取向和平行的微裂纹介质,通过基于象素的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有效杨氏模量和有效导电系数,并建立了两种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简单的解析Mori-Tanaka方法也可以建立上述关联,并且与数值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978.
The effect of polyethyleneimine (PEI) concentr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titanium dioxide (TiO2) suspensions is studied with or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an electrolyte (barium acetate). Measurements of the apparent viscos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iO2 suspensions showed that PEI is an effective dispersant for TiO2 particles in suspension in the absence of an electrolyte, not only reducing the viscosity of the suspension but also increasing its st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an electrolyte, however, small quantities of polyethyleneimine could neither disperse the TiO2 particles nor de-crease the viscosity of the TiO2 suspensions; only PEI concentrations beyond saturation adsorption could percep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v of TiO2 suspensions.  相似文献   
979.
稳恒扩展裂纹尖端的弹粘塑性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弹粘塑性力学模型代替通常的弹塑性模型,对于I型和Ⅱ型问题,分别求得了不可压缩材料中平面应变动态扩展裂纹尖端的指数奇异性场和对数奇异性场,消除了弹塑性解中存在的塑性激波。通过数值计算,分别求得了两种奇异属性的分界线,建立起统一的裂纹尖端奇异性场。  相似文献   
980.
环状密封转子动力系数的数值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Hirs紊流润滑方程为基础,应用摄动分析法及数值计算获得了有限长环状密封的转子动力系数,模型中考虑了入口预旋的影响,通过与实验及用有限差分法获得的结果比较,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