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化学   259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245篇
物理学   1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土壤源热泵系统冷凝热回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一种土壤源热泵冷凝热回收系统,能够减少冬夏两季土壤源热泵系统从土壤冷热源排放吸收热量不均对土壤温度场所造成的影响,并结合火用平衡方程建立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冷凝热回收的优化模型。基于此模型,探讨了系统冷凝器和地下埋管的优化配置,通过模拟计算对该系统在制冷工况下改进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土壤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COP以及火用效率。  相似文献   
72.
We propose and investigate a novel technique to realize non-return-to-zero (NRZ) to return-to-zero (RZ) format conversion of a multichannel 4-ary amplitude shift keying (4-ASK) signal. The proposed format converter composed of two modulators and a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er (DCF) is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s basis. Research shows that a 4-channel 20-Gb/s NRZ-4-ASK signal can be converted to a RZ-4-ASK signal simultaneously without wavelength shifting and signal quality degradation, with the converted signal multiplexed to 40 Gb/s.  相似文献   
73.
针对专利保护下快递包装回收再制造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别构建了快递包装生产商"自收自造"、"他收自造"及"他收合造"三种模式,运用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得到了三种模式下的最优决策、最优利润以及再制造成本节约是闭环供应链各方进行再制造的主要驱动力;其次,在联合回收模式下,基于消费者对回收价格敏感程度不同,讨论物流服务商和再制造商回收价格的高低,并将三种模型的回收量进行比较,给出快递包装生产商选择最优回收量的建议;再次,基于消费者对回收价格敏感程度和无偿回收量,得出快递包装生产商选择最优回收模式的范围;最后,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快递包装生产企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 制造商拥有线下传统渠道及线上直销双渠道。首先根据消费者剩余理论, 构建了制造商双渠道需求函数;接着分别构建了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Nash博弈三种权力结构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分析了三种不同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线上直销渠道价格不受三种博弈权力结构的影响;线下传统渠道零售价格、需求, 线上直销渠道需求及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总利润不受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的影响;线下传统渠道零售价格及线上直销渠道需求在Nash博弈权力结构下最小, 而线下传统渠道需求及供应链总利润在Nash博弈权力结构下最大;制造商批发价格、利润及零售商利润对三种博弈权力结构较敏感, 随供应链成员自身博弈权力地位的下降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零售商市场需求预测信息分享对双渠道绿色供应链绩效的影响。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建立并求解零售商信息分享和信息不分享下的绿色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贝叶斯均衡解和各方最优期望利润。研究发现:在双渠道绿色供应链中,若零售商对市场需求预测较为乐观,信息分享使得制造商更有动机提高产品绿色度;此外零售商信息分享总是有利于制造商利润增加,但并非总是使得零售商利润损失。当制造商绿色投资效率较高时,信息分享使得零售商利润增加,反之,信息分享使得零售商利润降低。对整个绿色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取决于渠道间竞争强度、直销渠道市场份额及制造商绿色投资效率。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构建了基于研发投入的双渠道供应链运作决策模型,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研发模式下双渠道供应链成员的最优运作策略和利润.研究发现在市场中,研发能力较强、效率较高的企业具有更强烈的研发动机,其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多,而研发能力较弱、效率较低的企业其研发动机较弱,研发方面投入较少,从而造成市场中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市场局面.进一步,研究指出当研发成本敏感系数或制造商谈判能力介于某一个阈值时,供应链各主体均偏爱合作研发模式.否则,至少有一方会拒绝合作研发,此时制造商将选择进行独立产品研发.而对供应链整体来说,合作研发模式始终是最优的,能为整个供应链带来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77.
以两供应链渠道(直营店vs加盟店)选择策略为研究对象,考虑供应链间Stackelberg和Bertrand博弈,分别建立加盟店-加盟店、加盟店-直营店、直营店-加盟店、直营店-直营店四种博弈模型,分析风险规避程度、链间博弈次序、市场竞争强度对渠道选择均衡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别于早期研究结果,1)在供应链间Stackelberg博弈下,对于领导者制造商来说,直营店渠道是其占优策略;但对于追随者制造商来说,采用直营店还是加盟店渠道,则取决于市场竞争强度、领导者制造商的渠道选择及风险规避程度;2)在供应链间Bertrand博弈下,当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较大时,都选择直营店渠道是两制造商的均衡策略,但在市场竞争较激烈时,选用直营店渠道让两制造商陷入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78.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针对零售商存在风险厌恶特性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了不同的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不回收再制造、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制造商依托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供应链各主体的运作决策。研究发现,在不同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与风险厌恶的零售商合作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市场波动的增大对供应链各主体并非始终是有害的,随着市场波动的增大,带有风险厌恶的零售商收益不断减小,而风险中性的双渠道制造商收益逐步增大,零售商风险厌恶特性为制造商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以及通过零售商进行回收再制造时,双渠道产品定价均低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定价,双渠道需求和利润均高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渠道需求和利润,即回收再制造模式不仅为下游顾客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实惠,同时也为供应链各主体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79.
基于“互联网+回收”情境,研究网络回收商和流动回收小贩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中的竞合关系,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刻画演化博弈过程,分析相关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走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回收商和流动回收商小贩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与违约惩罚力度、合作后的超额收益正相关,与合作后的共同成本、单独选择合作策略付出的成本以及因搭便车行为增加的收益负相关。由于分别存在最优的超额收益分配率和共同成本分摊率,网络回收商和流动回收小贩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80.
徐广业  陈倩  王倩 《运筹与管理》2018,27(11):79-86
针对双渠道中存在消费者先通过实体店体验产品,而转移电子渠道购买的展厅现象,运用消费者效用理论,建立不同购买方式下电子零售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定价决策模型,通过对不同情形下最优决策的比较分析,进一步研究展厅现象如何影响电子零售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定价和利润。研究表明:三种购买方式同时存在时,展厅现象将加剧传统零售商与电子零售商的价格竞争,导致双方利润受损,但当电子渠道接受度较高或是较低且实体店体验对电子渠道接受度的影响较大时,电子零售商可以利用展厅现象提高其销售价格并获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