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8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65篇
物理学   2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化学分析计量》2012,(3):82-82
不久前,记者从市质监局获悉,由杭州市质检院负责筹建的“国家日用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的现场验收,能力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该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建立,具有第三方公正性地位的社会公益性检测机构。它的建成,将对杭州及化工等前瞻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2.
思维品质主要有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组织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这六个方面.而思维的批判性指的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辨别是非、评价优劣的程度.从数学教和学的角度分析,它必须有以下特点:一是立足创造性思维并提出独立见解;二是思维过程中善于调控;三是判断——迁移能力强;四是否定——揭示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实现合理转化.所以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在这些特点的培养上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9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题海战术”愈来愈站不住脚.如何利用有限的题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那就需要精选习题,精做精练,小题大做,以一当十.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形成基本技能,优化思维品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下面就一道高考题展示其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94.
综合分析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拓型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有好多数学问题,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根据既定法则和事实条件,由因导果,一直推究下去.有时会在中途迷失方向,使解题无法进行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综合分析的解题方法,执果索因、逆向思考问题,在分析过程中去寻觅结论成立的一些条件(隐含条件、过渡条件等),由欲知确定需知,求需知利用已知,往往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吴加健 《中学数学》2012,(14):75-76
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为运动型问题,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中"变"与"不变"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对培养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集代数与几何的众多知识于一体,渗透了分类讨论、转化化归、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重要数学思想,综合性较强,已成为中考热点试题.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6.
刘家良 《中学数学》2012,(16):19-21
能否善于变换问题,既能反映一名教师知识储备量的多少,又能体现一名教师创造性劳动能力的高低.善于变换问题,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一名数学教师,在中考复习的课堂中要学会善于变换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跌宕起伏中,掀起思维的波澜,做到对问题举一反三,触  相似文献   
97.
秦利芳 《中学数学》2012,(15):52-53
近几年来,经常有一些高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课上听得懂,课本也看得懂,自己却不会做题,看看别人的答案似乎又明白了."同时还听到许多同行的抱怨:"讲过的题目学生还会做,没见过的就难以下手了."这就是因为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应该每一堂课中,教师应当将数学的思维方法与具体知识相结合,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即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也体会了解题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98.
勾股定理是数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几乎所有拥有古代文化的民族和国家都对勾股定理有所研究,古今中外许多人孜孜不倦地寻找证明它的方法,2000多年来,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的证明方法多达300多种.关于勾股定理的初始教学,教材大多通过拼图(如赵爽线图)用面积法加以证明的,“300多种证法”的说法也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但后续学习过程却不见其它证法,让学生颇感失望甚至对证法的多样性产生怀疑.教学实践中,笔者接触到几道典型课本习题,通过对这几道习题解法的探究,可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的再证明方法,借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9.
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程序、手段,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在数学推理与问题解决中,教师有意识地展现数学方法,不仅可以开启思路、提高解题效率,还可以强化方法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通常是课堂教学.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方法的渗透上的指导.笔者分别以三堂典型课为例,对“数学方法的渗透”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识结构水平的限制,加上非认识因素的影响反考试、升学的压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对基础训练不感兴趣,热衷于大量做题,不会对自己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进行反思,不注重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思考方法的优劣,更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结果是学生模仿能力变强了,解题速度变快了,而思维水平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思维品质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强化正确的解题思想教育.学生解完题后,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检查、反思,回顾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揭示问题的本质.使学生养成反思习惯,提升数学素养,完善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