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9篇
  免费   1087篇
  国内免费   954篇
化学   1143篇
晶体学   41篇
力学   634篇
综合类   168篇
数学   1755篇
物理学   218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水热反萃法制备纳米α-Fe2-O3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化铁;环烷酸;制备;水热反萃法制备纳米α-Fe2-O3  相似文献   
102.
反胶束笼对纳米氯化银反应性能的微环境限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反映束中直径为10 ̄17nm的AgCl微料与亚甲基蓝之间的作用,比较了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反胶束微环境的影响,讨论了亚甲基蓝在粒子上的吸附,二聚体形成的钠米AgCl粒子对亚甲基蓝荧光猝灭机制。  相似文献   
103.
用INDO/CI方法研究了卟啉镍分子的电子结构、紫外光谱、激发态,并从理论上指出卟啉镍分子存在反饱和吸收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04.
Pt/钇稳定氧化锆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二电极、三电极Pt/钇稳定氧化锆(简称YSZ)高温固体电化学体系.开路电位下,Pt/YSZ体系只有一个阻抗半圆,对应于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活化控制过程,极化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表观活化能为171.5kJ/mol.Pt/YSZ界面的双电层电容约为300μF/cm2.阳极极化下,交流阻抗极化电阻显著减小;阴极极化下,极化电阻反而增大,并出现浓差控制现象.  相似文献   
105.
4(4''''-辛氧基-4”-联苯羧酸基)苯磺酸酯类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发现和发明液晶显示的各种原理和显示方式,促进显示用优良的液晶材料的开发,反过来新型液晶材料又促进了新型显示器开发.DOBAMBC(p-癸氧基亚苄基-p'-氨基-2-甲基丁基肉桂酸酯)[1]第一支铁电液晶(FLC)以及MHPOBC((R)-4-(1-甲基庚基氧羰基)苯-4'-烷氧基联苯)-4-羧酸盐[2]第一支反铁电液晶(AFLC)极大地推动了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液晶显示器件的开发.以S原子代替C、O原子的液晶,如硫酯、砜基、亚砜基、亚磺酸基等,不断有报道.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含磺酸酯基团的液晶分子,4(4'-辛氧基-4”-联苯羧酸基)苯磺酸酯类,并已成功地合成其中五种新的化合物,测试了液晶性能.国内外文献上未见报道.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06.
高铁酸盐在SnO2-Sb2O3/Ti电极上的选择性电化学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SnO2-Sb2O3/Ti电极材料.实验结果证实,在14mol/LNaOH水溶液中和完全避免析氧反应的条件下,Fe(Ⅱ)物种在该电极上进行电化学氧化并生成FeO42-.结果表明,Fe(OH)3在浓NaOH溶液中发生酸式电离,形成可溶于水的FeO2-,该离子的浓度随着碱溶液浓度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它还是发生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的反应物.在SnO2-Sb2O3/Ti电极上,FeO42-的电化学还原起始电位为0.38V(vs.Hg/HgO,14mol/LNaOH),FeO2-电化学氧化起始电位为0.54V.结果还表明,用电化学方法氧化Fe(Ⅱ)物种生成FeO42-是个多步骤过程.  相似文献   
107.
以AOT为保护剂,采用反胶束法合成CdS纳米粒子。利用水洗法洗去保护剂AOT,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无水乙醇调节分散介质的极性,改变CdS纳米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从而实现不同尺寸粒子的分离。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8.
反胶团相转移法提取青霉素G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了非蛋白质类活性物质青霉素G在反胶团相转移提取中的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青霉素G在CTAB/正辛醇:氯仿(4:1,V/V)反胶团体系中的相转移提取为离子对静电作用与胶团溶解机理;在室温及pH值5~8的条件下,提取率在90%以上,且保持了青霉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9.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l,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PCA)中(PCA为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其中以2-苯乙酸和3-苯丙酸与邻菲咯啉为最佳堆积.  相似文献   
110.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_2,CdA,CdA_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_3)、温度分别为15℃,25℃,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G和熵变△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