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81篇 |
免费 | 2765篇 |
国内免费 | 107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575篇 |
晶体学 | 81篇 |
力学 | 2020篇 |
综合类 | 478篇 |
数学 | 4039篇 |
物理学 | 73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367篇 |
2023年 | 484篇 |
2022年 | 508篇 |
2021年 | 511篇 |
2020年 | 498篇 |
2019年 | 349篇 |
2018年 | 264篇 |
2017年 | 426篇 |
2016年 | 421篇 |
2015年 | 495篇 |
2014年 | 924篇 |
2013年 | 674篇 |
2012年 | 863篇 |
2011年 | 803篇 |
2010年 | 820篇 |
2009年 | 799篇 |
2008年 | 925篇 |
2007年 | 598篇 |
2006年 | 543篇 |
2005年 | 568篇 |
2004年 | 624篇 |
2003年 | 545篇 |
2002年 | 469篇 |
2001年 | 388篇 |
2000年 | 318篇 |
1999年 | 325篇 |
1998年 | 248篇 |
1997年 | 233篇 |
1996年 | 219篇 |
1995年 | 248篇 |
1994年 | 186篇 |
1993年 | 144篇 |
1992年 | 151篇 |
1991年 | 144篇 |
1990年 | 135篇 |
1989年 | 119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结构试验台座的选型与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各类结构试验台座的特点。介绍了结构试验台座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台座的选型,并对台座的基础,板厚,锚固骨架进行具体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82.
考察了约束函数中具有Fuzzy参数的多目标规划(FPVP),首先引进Fuzzy集来描述(FPVP)的约束,然后给出α-拟有效解,α-有效解的定义并讨论了其基本性质,最后举例说明本文的解与[2]中的解的区别. 相似文献
83.
阐述了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题目的讲解不要就题论题,为讲解而讲解. 相似文献
84.
针对井下甲烷浓度监控干扰大的问题,结合实时监测甲烷浓度的系统要求,设计角镜连动的自消震光学结构,构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实时数据通信系统.在干涉系统中,固定两个角镜位置,将两片半透半反镜用连杆结构同步旋转,由此产生光程差.由于采用了连杆结构,任意时刻引入的震动在两个分束镜上等量存在,其结果是差分值,可实现完全相消.由分析分束器的最大旋转范围计算得到系统的光程差变化范围.结合比尔朗伯定律,给出系统在井下工作的甲烷气体浓度最低检出限.分别在实验室及矿井主巷道中完成实验过程,通过化学反应法求得被测甲烷气体的标准浓度,与WQF530型光谱分析仪的测试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无干扰条件下,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在井下实验中,传统光学检测方法受环境影响明显,相对误差大幅增加,而本系统测试结果基本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及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文中论述了利用修正的S参数法,设计了Ku波段微波小功率放大器,具有功率增益高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利用这种设计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实验的功率放大器,并且它们的性能与设计数据很接近 相似文献
86.
87.
88.
壁面渗透燃烧微燃烧器结构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圆柱多孔壁面组织渗透燃烧微尺度燃烧器,本文在甲烷/空气不同燃料当量比和混合气流量下,对比实验了关键参数燃烧室内径(d)和燃烧室高度(h)变化对燃烧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燃烧室内径减小,吹熄极限速度显著下降,烟气平均温度升高,同时壁面温度下降;燃烧室高度减小,可燃烧极限当量比和淬熄极限速度均增大;在高径比h/d接近1时,烟气平均温度最高,壁面最高温度不变,大流量下壁面温度降低更快.因此,当缩小壁面渗透微燃烧器时,为防止燃烧效率降低和热损失增加,应优先缩小内径并保持高径比接近1.0. 相似文献
89.
90.
论述了红外折衍混合消热差光学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利用衍射光学元件特性进行消热差与色差,设计出工作波段为3.5μm~5.2μm、F数为2、焦距为100 mm、全视场角7,°具有100%冷屏效率的折衍混合消热差光学系统。对系统进行杂光分析,理想成像光线的像面辐照度为1.5×104W/m2,其他非成像光线的像面辐照度为2 W/m2。该系统在-50℃~80℃的温度范围内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适用于像元尺寸为30μm、像元数320×256的致冷型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