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化学   560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57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954篇
物理学   82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现代新闻制度是媒体民有、新闻自主、监督官员、保护公民的新闻制度。所谓媒体民有、新闻自主,是指媒体主要由民间出资、民间所有、民间经营、民间分利,传媒进行独立的报道、自由的评论、充分的竞争、不受权力或者资本的控制。实行媒体自由创立、备案登记制度,禁止利用公共财  相似文献   
942.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宗旨,首先在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创造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他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这“六大解放”在物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3.
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基础的实验课,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按传统的教学模式,物理实验大都由教师全权代劳,甚至形成: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谬论,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物理实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44.
应试教育以获得分数为目标,把学生禁锢在题海之中,使学生无暇顾及其他,思想单一,没有创造力.而创造教育则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宗旨,这就必然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就从培养学生创造与实践两个方面讲述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4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进步、民族生存的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946.
何翔 《化学教育》2014,35(13):66-69
在无锡市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作品案例分析基础上,从实验内容、实验安全、实验表现、实验细节等4个角度提炼特点,并从实验设计文献思路、实验技术的局限性、实验体系的淡化、实验时代感及教学功能等角度作出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947.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集群企业网络关系稳定性、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质量对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且在集群企业网络关系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为此,集群企业应积极拓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关系网络,提高吸收能力,构建"集群企业网络关系特征—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系统。  相似文献   
948.
透过课程标准的解读,厘清创新意识的内涵,从整体方位着手,并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一课时)”的部分教学片断,提出在常态课中培养创新意识的策略.其中,好的问题引领是激发创新意识的前提,好的教学观念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9.
序言     
江元生  马晶  黎书华 《化学进展》2012,24(6):871-872
化学成为一门学科,始自公元17世纪中叶对炼金术的否定。在漫长的创业兴国和学科建设中,人们总是从可认知的化学事件入手,追根寻源,驱动再创新。化学的基本活动是实验,实验仪器和化学变化中的新旧物种都是感觉认知的宏观客体(尺寸1-10-3m), 而真实的化学转变发生在不可直觉认知的原子-分子的微观层次(尺寸~1nm=10-9m)。宏观与微观互为因果,不可分离,激励智慧学人去开启通道,沟通两者的联系,展现规律。  相似文献   
950.
"传感器"作为人教版<物理>选修3-2模块的二级主题,集中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传感器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中去,搞出"小发明"、"小创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