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2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38篇
物理学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本提出大学工科数学教学现代化在课程的构建方面要把握大工科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进进一步的思考。强调要提高认识,在实践上不断探索,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42.
把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3.
44.
3 认识概念   概念定义了,但并不等于认识了,为了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认识概念,必须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它,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所以,同化是认识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45.
邵晓明 《物理通报》2004,(12):12-14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各学科教师都在尝试着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当然,探究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已逐渐进入课堂.由于笔者从事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与一线的教师接触较多,当笔者逐渐深入课堂,既为当前中学物理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开展探究式教学而高兴,  相似文献   
46.
开普勒三大定律表述非常简洁,但学生理解起来却非常困难.尤其是在第二和第三定律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想得到满意的答复.下面就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谈一谈笔者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47.
陈芳桂 《物理实验》2008,28(5):20-23
物理实验能力是指运用实验理解、验证物理理论观点以及借助物理实验获得新认识的能力,它由实验基本能力、实验迁移能力和实验科研能力构成.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发展的特点,指出了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应重点培养第一级和第二级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48.
以"化学反应的限度"为例,剖析了3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关于该内容的编排特点,通过对学生"化学反应的限度"认识发展层级和认知障碍点的分析,以生活经验出发建构"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的概念,采用"平衡-动态平衡-物理平衡-化学平衡"4个步骤建构"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的概念,并在实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大多数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49.
蒋涛 《化学教育》2023,44(5):13-17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近6年来的北京市高考试题。从试题水平来看,学生需要建立水溶液问题的基本认识角度和分析思路;从能力要求来看,部分试题实现了对关键能力的融合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题命制和施测,发现学生不能自主调用多个认识角度形成思路,提出了比较不同问题情境中的共同认识角度与建立“水溶液-平衡”二元分析模型的教学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0.
邱惠芬 《化学教育》2016,(19):38-40
以"溶解度"的概念教学为例,分析概念建构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在概念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前科学认识,挖掘学生的认识角度和思路,发展学生的认识方式,从而形成学生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