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5篇
  免费   3270篇
  国内免费   1501篇
化学   1077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2017篇
综合类   314篇
数学   2966篇
物理学   7484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熊冬柏  杨春明 《应用化学》2009,26(9):1054-1059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存在下,将苯胺(An)与吡咯(Py)两种单体在Fe3O4磁流体中原位化学氧化共聚制备了PAn-co-PPy/Fe3O4网状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改变CTAB的浓度、An/Py单体的配比及Fe3O4磁流体的用量获得了形态和电磁性能可调控的纳米纤维复合物。采用SEM、TEM、XRD、TG、电导和磁性能测试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获得了试样在2-18 GHz范围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经计算获取相应的微波反射损耗曲线。结果表明共聚复合物具有比单一的聚合物、共聚物、PAn/Fe3O4及PPy/Fe3O4更优越的微波吸收性能,样品(含Fe3O412.4 wt%)在9.0 GHz处具有最大的反射损耗为 -36.5 dB,损耗超过 -10 dB的频带宽度达4.7 GHz。  相似文献   
232.
N是金刚石中的主要杂质之一, 为了研究金刚石生长过程中杂质N对C电子结构转化的影响,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i(111)表面上C与N共吸附的三个不等价模型, 同时建立了三个C吸附模型作为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N原子的出现使得吸附体系相对不稳定, 吸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忽略; 通过比较相互作用能可以看出, 相同的吸附位下C-C相互作用比C-N 相互作用强. 通过比较不同模型中C原子分波态密度可以看出, N-C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Ni的催化活性, 但是与C-C自身的相互作用比较起来效果并不明显. 吸附几何结构和分波态密度还表明, 当吸附的原子过于紧密以致占有同一个Ni(111)-(1×1)晶胞表面时, 就会形成CN化合物或者类石墨杂质.  相似文献   
233.
对非绝热波聚合体系进行了数学模拟, 将反应器尺寸与聚合波关联, 建立了非绝热条件下蔓延聚合波波速和最大波温的数学模型; 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不同引发剂浓度、 不同环境温度、 不同试管直径下淀粉接枝聚合波的波速和波温, 并与实验测定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非绝热聚合波的数学模型对无相变体系的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对聚合波的发生条件及反应器尺寸的影响有很好的预见性; 另一方面, 对于存在相变及与环境有质量交换的波聚合体系, 所建模型的预测性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234.
铜(Ⅱ)和锌(Ⅱ)分别在0.1mol/LKH_2PO_4-Na_2HPO_4缓冲溶液(pH6.5)和0.25mol/LNH_4Cl溶液中,与氟哌酸形成良好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分别为-0.26V和-1.28V(vs;SCE);络合比分别为1:3和1:2;峰电流与铜(Ⅱ)和锌(Ⅱ)的浓度均在4.0×10 ̄(-7)~5.0×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7.0×10 ̄(-8)和5.0×10 ̄(-8)mol/L。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行为,表明均具吸附性,而铜(Ⅱ)-氟哌酸体系属络合物中铜(Ⅱ)的两电子还原的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235.
超微盘、微半球电极上准稳态电流公式及其实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乾坤  陈洪渊 《化学学报》1996,54(11):1121-1127
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及合理的数学近似, 提出了超微盘及微半球电极上准稳态可逆波、准可逆波及不可逆波电流方程式。根据导出的准稳态电流方程, 提出了一个测定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对理论公式也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36.
姚德  刘辉 《分析试验室》1994,13(6):68-71
在0.2mol·L^-1NH4Cl-NH3·H2O底液中,(pH为9.26),得到一个极为灵敏的Fe(Ⅲ)-TEA-5-Br-PADAP-H2O2配合吸附催化波,其峰电位为-0.71V(vs.SCE)。铁浓度在1.8×10^-10 ̄5.4×10^-6mol·L^-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高呈线性关系。对该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是一种配合吸附催化波,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水样,钒催化剂中微量或痕量铁的  相似文献   
237.
应用示波极谱吸附波测定药物中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2~6的硫酸介质中,锗(Ⅳ)、锑(Ⅲ)和钼(Ⅵ)形成三元杂多酸,此三元杂多酸在0.24mol/L的H2SO4中能迅速在滴汞电极上还原而产生灵敏的极谱电流,其峰电位为-0.35V(vs,SCE),测定下限是2×10^-9mol/L。用药用进行加标准回收实验,误差在10%之内,满足微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8.
在pH=5.0的HAc-NaAc介质中,Nb(V)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生成络合物,于-0.96V(us.SCE)出现一尖锐的极谱波.在滴汞电极上用示波极谱仪或在悬汞电极上测吸附伏安曲线.峰电流与Nb(V)浓度分别在0.0075~0.80μg/mL及0.000075~0.0075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实验了30多种离子的干扰影响,经苯肿酸分离后用于钢中Nb(V)的测定.检出限为0.00003μg/mL.溶液可稳定96h以上.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39.
铟(Ⅲ)—向红菲Luo啉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李秀玲  卢燕 《分析化学》1995,23(7):793-795
在pH=3.8的磷酸-柠檬酸盐缓冲体系中,铟(Ⅱ)-向红菲Luo啉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0。67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二阶导数波灵敏度高,波形好。峰电位I″p与铟(Ⅲ)浓度在2.0×10^-8 ̄2.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为8×10^-9mol/L铟(Ⅲ)。该法用于试剂氧化锌和镀膜玻璃中铟(Ⅲ)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40.
钒—络蓝黑R—二苯胍—溴酸钾体系极谱催化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钒在乙酸介质中,V(v)是催化剂,催化漠酸钾的还原作用,提出了钒的催化极谱分析方法。通过试验,选定的底液为0.30mol·L~(-1)乙酸,2×10~(-3)mol·L~(-1)溴酸钾,1.6×10~(-5)mol·L~(-1)络蓝黑R和1.14×10~(-4)mol·L~(-1)二苯胍。钒在选定的底液中于-0.35V(vs.SCE)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其浓度在0.2~3.2ng·ml~(-1)范围内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选定的底液中加人适量的氟化钠溶液,可增强体系的抗干扰能力。试验表明,该极谱波是不可逆的吸附催化波,应用于水中痕量钒的测定,回收率在91%~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