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4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386篇
化学   705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93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705篇
物理学   144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8Sm0.2O3-α,Ba0.98Ce0.8Sm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作为比较,亦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化学计量组成的BaCe0.8Sm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用X射线衍射法对它们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分别用氢及氧浓差电池方法研究了它们在600~1000℃下的质子和氧离子导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均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随着样品中的Ba2+离子含量的增多,样品的质子迁移数增大。这些样品在氧气氛中均为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样品的Ba2+离子含量对样品的氧离子迁移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2.
指出了当前流行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单峰法测样品纯度所基于的假定有一些不确切的地方,并用计算机动态摸拟了DSC实验过程,结果证实了本文的论断。  相似文献   
7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对我国的一种生物质试样在空气气氛中进行了实验, 发现试样从常温到923 K高温的低速升温过程中, 经历了两步明显的放热过程. 对放热机理的分析表明, 第一步主要是由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有氧热解过程控制, 第二步放热过程则受木质素热解和炭的氧化反应的共同作用. 采用等转化率方法和优化计算方法, 对热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两步连续反应机理可用于描述生物质在空气气氛中热解的放热动力学.  相似文献   
74.
根据Fe(Ⅲ)、Mo(Ⅵ)对H2O2氧化邻氨基酚的催化反应速率不同,结合流动注射停留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Fe(Ⅲ)、Mo(Ⅵ)的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和钼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5μg/mL和0.5~15μg/mL.除W(Ⅵ)的允许量较小外,其它离子不干扰测定.用本法测定了合成样液中铁和钼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5.
The phase transitions of a new group of mesogens, 2-(4-alkoxyphenyl)-6-substituted benzothiazoles were thermodynamically studied by DSC, and their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and enthalpy changes were measured, from which the transition entropy change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discussed. In addition, the phe-nomenon of super-cooling of the compounds were quantitatively observed.  相似文献   
76.
热致液晶共聚酯/Nylon-1010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偏光显微镜(PLM),差示扫描量热计及广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热致液晶共聚酯/Nylon-1010共混体系.发现当热致液晶共聚酯(HTH10)含量达到30%时共混物微结构与纯HTH10相似.尼龙-1010的结晶度先是随HTH10含量增加而增加,随后又随之下降,但其结晶温度却随HTH10加入而单调下降,共混物的熔融热焓△Hm在HTH10含量为30%时与计算值有较大的偏差,广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此时共混物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两组份之间在此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7.
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用于醋酸氟氢可的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对醋酸氟氢可的松进行了定量分析。在0.001mol/L硫酸+乙醇+水(1+25+24)的底液中,醋酸氟氢可的松于-0.340V(vsAg/AgCl)处出现一良好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在5~140μg/mL范围内,醋酸氟氢可的松的浓度与其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幅值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4ng/mL。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8.
SrCe0.9Yb0.1O3-α陶瓷的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学报》2004,62(23):2287-2291
以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质子导电性氧化物陶瓷SrCe0.9Yb0.1O3-α.粉末XRD结果表明,该陶瓷样品为单一斜方相钙钛矿型结构.以陶瓷样品为固体电解质、多孔性铂为电极,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和气体浓差电池方法分别测定了样品在600~1000 ℃下、干燥空气及湿润氢气中的电导率及离子迁移数,研究了样品的离子导电特性.结果表明,在600~1000 ℃下干燥空气中,陶瓷样品的最大电导率为0.026 S·cm-1,氧离子迁移数为0.03~0.2,是一个氧离子与空穴的混合导体;在湿润氢气中,陶瓷样品的最大电导率为0.015 S·cm-1. 600~800 ℃时,陶瓷样品的质子迁移数为1,是一个纯的质子导体,而在900~1000 ℃时,陶瓷样品的质子迁移数为0.91~0.97,是一个质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质子电导占主导.  相似文献   
79.
许睿  潘博  张峰  马桂林  仇立干 《化学学报》2006,64(24):2442-2446
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首次合成了La2Mo1.8Ga0.2O9陶瓷样品. 粉末XRD结果表明, 该样品为单一立方相La2Mo2O9结构. 以陶瓷样品为固体电解质、多孔性铂为电极, 采用交流阻抗谱、气体浓差电池、氧泵等方法研究了样品在600~1000 ℃下各种气氛中的离子导电特性. 结果表明, 氧浓差电池电动势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 氧离子迁移数为1, 表明该陶瓷样品在该温度下氧气气氛中为一纯氧离子导体; 氧泵(氧的电化学透过)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样品在氧气气氛中为一纯氧离子导体; 在氧分压p(O2)=10-5~105 Pa的高氧分压气氛中, 电导率与氧分压变化基本无关, 表明在该氧分压范围内样品为纯离子导体, 这与氧浓差电池电动势测定结果相吻合; 在低氧分压为10-5~10-15 Pa范围内, 总电导率随氧分压降低而稍有升高, 表明在该氧分压范围样品为氧离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 在600~1000 ℃下氧离子电导率>10-2 S•cm-1, 显著高于母体La2Mo2O9的氧离子电导率, 1000 ℃时的氧离子电导率为0.07 S•cm-1.  相似文献   
80.
调制式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一种新的热分析技术--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示(Modulated Differentail Scanning Calorimetry)。对其工作原理,优点及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