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36篇
力学   11篇
数学   2017篇
物理学   28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茹菊贞 《物理实验》2004,24(8):33-34
对于200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第25题的物理过程和情景,许多考生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该题比较注重对考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考查.现摘编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22.
1 高考回顾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它既具有函数特征 ,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 ,使得它既与中学数学其他部分知识如 :函数、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二项式定理等有较紧密的联系 ,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因此它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试题往往综合性强、难度大 ,承载着考察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建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近几年试题来看 ,数列部分内容的分值约占总分的 12 %左右 ,大多为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 ,一道解答题 .而…  相似文献   
23.
第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即将举办之际,我们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受《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委托,整理了《力学小问题与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现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4.
《技术物理教学》2003,11(3):46-46,F003,31
一、填空题 1.力是_量(填矢量或标量),二个相同的力是指_ 2.轻质弹簧一端挂起来,另一端空载时长10二。.巧m.当挂上重力为‘,二0.6N的物体时弹簧长为l,二。.18m,若换为q二1.2N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这时弹簧长l:二_,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空中匀速下降时,人和伞受到空气的阻力大小是 N,方向是 14.甲、乙两物体在同样外力作用下,使甲产生0.7而s,的加速度,使乙产生2.8耐扩的加速度,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 巧.工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将木箱沿斜面匀速拉上去,若木箱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拜,则拉力的大小等于_.二、选择题竺 3.物体受两个互…  相似文献   
25.
分类讨论思想是全国各地中考中考查的重要数学思想之一 ,应做到分类有据 ,不重不漏 .因此 ,必须抓住问题的个性特征 ,因题而异 ,灵活处理 .例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知A(2 ,- 2 ) ,请在纵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 ,求出点P的坐标 .图 1析解 :(如图 1 )应注意到此等腰三角形有一条边OA是固定的 ,解题的入手点正在于此 .因OA非腰即底 ,故可做如下讨论 :(1 )OA为底时 ,P为OA的中垂线与纵轴的交点P1 ,可得P1 (0 ,- 2 )(2 )OA为腰时 ,又分为两种情况 :Ⅰ .O为顶点时 ,以O为圆心 ,OA为半径作圆交纵轴于P2 、P3 可得 :P2 …  相似文献   
26.
小朋友们、小同学们及各位家长: 你们好! 欢迎大家参加与关注少年奥林匹克珠心算数学俱乐部活动!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主要课程,而且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和工具。但是,有不少小同学感到数学很枯燥,因为对数学没有兴趣,所以不愿意学数学、学不好  相似文献   
27.
黑龙江省2002年初中升学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已知等边三角形ABC和点P,设点P到△ABC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为h1、h2、h3,△ABC的高为h.“若点P在一边BC上(如图1),此时h3=0,可得结论h1+h2+h3=h图1请直接应用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当点P在△ABC内(如图2),点P在△ABC外(如图3)这两种情况时,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h1、h2、h3与h又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图2提供的参考答案如下:如图2,当点P在△ABC内时,结论h1+h2+h3=h成立.过点P作NQ∥BC分别交AB、AC、AM于N、Q、K.由题意得h1+h…  相似文献   
28.
李瑛华 《数学通报》2007,46(6):37-3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除了课堂评价外,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借助平时的练习、测验进行评价.借助试题评价学生,试题的设置要非常讲究,关键看能不能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意图.下面是我在  相似文献   
29.
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和2003年全国理科综合考试都考到了有关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的计算,有必要在今后物理教学和学习中引起重视,现就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有关计算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0.
1(2000年中国台湾数学奥林匹克)设,是正整数集到非负整数集的映射,满足f(1)=0,f(n)=max 1≤j≤n-1 {f(j)+f(n~j)+j|(n≥2),求f(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