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7篇
  免费   4668篇
  国内免费   3357篇
化学   2624篇
晶体学   106篇
力学   3690篇
综合类   805篇
数学   9689篇
物理学   10218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727篇
  2021年   708篇
  2020年   554篇
  2019年   746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823篇
  2015年   938篇
  2014年   1486篇
  2013年   1089篇
  2012年   1165篇
  2011年   1407篇
  2010年   1392篇
  2009年   1417篇
  2008年   1360篇
  2007年   1209篇
  2006年   1166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1131篇
  2003年   1006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728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502篇
  1998年   403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88篇
  1994年   354篇
  1993年   243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61.
动态压缩荷载作用下,脆性岩石内部动态细观裂纹扩展特性,对岩石宏观动态力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对岩石内部动态细观裂纹扩展与宏观动态力学特性的关系研究较少。基于准静态裂纹扩展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准静态与动态裂纹扩展断裂韧度关系、裂纹速率与应变率关系模型及应变率与动态断裂韧度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观力学的动态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其中裂纹速率与应变率关系,是根据裂纹长度与应变关系的时间导数推出;应变率与动态断裂韧度关系,是根据推出的裂纹速率及应变率关系,与裂纹速率及断裂韧度关系相结合而得到。研究了应变率对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及动态压缩强度影响。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讨论了岩石初始损伤、围压、模型中参数m、ε0和R对应力-应变关系、动态压缩强度和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动态压缩荷载作用下深部地下工程脆性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62.
针对目前采用Montecarlo法或按泊松分布来计算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可靠性计算量较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修正模型可靠性概念,并定义一个可靠性评价指标,以期通过修正模型的可靠性来问接反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以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修正方法上选择了计算量小且修正精度较高的拉直算法,为验证提出的可靠性指标的可行性,对四组设计参数分别进行了修正模型和地震作用下的广义预测控制可靠性分析,从结果对比可知,本文所定义的可靠性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本文方法计算量较小。  相似文献   
963.
纤维墙元模型在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目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最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本文在对已有的微观及宏观计算模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基于纤维模型概念,建立了便于高层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分析应用的纤维墙元模型,即由承受轴力及弯矩的纤维子单元与承受剪切变形的剪切子单元相合成的墙元计算模型;同时,对该模型中剪切子单元高度的取值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物理含义;推导了单元的刚度矩阵,并分别建立了纤维子单元及剪切子单元的骨架曲线及滞回规则。另外,应用该计算单元模型,对一栋4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与相应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结构动力特性,位移响应方面等均吻合较好,验证了该计算单元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可为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剪切载荷作用下植物细胞的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以二维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已建立的植物单细胞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和MATLAB计算软件研究了单细胞受到剪切载荷作用时,外力、应力、应变及内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关系曲线图。得出了在剪切情况下,外力、应力、应变及内压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细胞内压改变量随外力或细胞变形或细胞壁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壁的应力随剪切力的增大而增大;细胞将在哪个方向破裂等6个结论。  相似文献   
965.
The exact analytic solution of the pure bending beam of metallic foams is given. The effects of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material on stresses and deformation are revealed with the Triantafillou and Gibson constitutive law (TG model) taken as the analysis basis. Several examples for individual foams are discussed,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pressibility of the cellular materials. One of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is to generalize Hill’s solution for incompressible plasticity to the case of compressible plasticity, and a kinematics parameter is brought into the analysis so that the velocity field can be determined. The English text was polished by Yunming Chen.  相似文献   
966.
变温下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九生  黄兴 《实验力学》2007,22(6):612-616
利用Zwick020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天然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单向拉伸的大变形力学行为。得到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材料的破坏条件,由此分析了高温和低温的温度变化条件及加载速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天然橡胶材料在大变形条件下的温度和加载速率敏感特性。同时利用实验结果拟合出材料的应变能函数,并应用热超弹性模型对材料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仅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吻合得较好,因为材料软化或硬化,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情况下二者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967.
浮筏的主动吸振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筏在低频减振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而这恰是主动减振的优势.将两者相结合,研究了浮筏的主动吸振控制问题.研制了一种主动吸振器,建立了以DSP F2812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提出了符号LMS算法,与广泛使用的滤波x-LMS等算法相比,该算法不需要精确的模型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前馈主动吸振控制律,并在浮筏实验平台上进行主动吸振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主动吸振控制,浮筏的低频减振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968.
分析了弹性区域中应力传播的波动方程,说明该应力传播过程可以使用线性系统模型进行描述。根据系统辨识领域的脉冲响应方法,建立了应力测点的脉冲序列与源函数和响应序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测点间应力序列之间的关联响应模型,给出了采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优化方法求解关联参数的方法,并采用某次黄土介质中化学爆炸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将该模型用于测点数据的预测,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很小。这表明,各测点间存在与测量数据无关的客观联系,仅由实验中爆炸源、测点位置和地介质力学参数分布等所决定。  相似文献   
969.
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的三维传热数学模型及端面温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建立了静环倾斜时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的三维稳态传热模型,考虑流体黏度随压力、温度的变化,建立了压力、温度的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研究了倾斜量、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机械密封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端面的最大液膜压力和最高温度随静环倾斜量的增加而增大,倾斜量越大,压黏效应越显著;端面温升受密封的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影响明显.静环端面锥角越大,温升越小;流体注入温度越低,温升越大;动环转速越高,温升越大.  相似文献   
970.
This short review describes the capabilities of magnetic resonance (MR) to image opaque single- and two-phase granular systems, such as rotating cylinders and gas-fluidized beds operated in different fluidization regimes. The unique capability of MR to not only image the solids’ distribution (voidage) but also the velocity of the particulate phase is clearly show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MR can provide measurements over different length and time scales. With the MR equipment used for the studies summarized her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range from sub-millisecond to hours and from a few hundred micrometres to a few centimetres, respectively. Besides providing crucial data required for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physics of granular flows, multi-scale MR measurements were also used to validat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granular systems. It is shown that predictions of time-averaged properties, such as voidage and velocity of the particulate phase, made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odel agree very well with MR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