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0篇
  免费   1594篇
  国内免费   2939篇
化学   3982篇
晶体学   155篇
力学   561篇
综合类   515篇
数学   4853篇
物理学   271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548篇
  2000年   416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艾传井 《力学学报》2002,10(3):284-287
在上部为花岗岩块石填土、下部为相对软弱的粘性土 ,地下水与海水相通的地区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主要建 (构 )筑物采用桩基础是安全可靠的措施 ,但采用何种桩型、沉桩时怎样才能顺利穿过花岗岩块石填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采用潜孔锤引孔穿过花岗岩块石填土 ,往孔内回填碎石 ,然后打H型钢桩 ,在深圳某电厂地基处理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受模糊干扰的再生型颤振的模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在机床切削颤振分析中考虑了模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利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受模糊干扰的再生型颤振的模糊稳定性分析问题,给出了模糊稳定性极限切削宽度集合的可能性分布及其置信区间表达式,最后依据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经计算编程绘制了模糊稳定性图。  相似文献   
993.
在非平衡系统中,由于局部动力学过程和扩散运输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图案现象。其中一种是由本文介绍的名叫“激励介质”系统中行走的波现象,在近二十年来从实验、数值、扑拓和解析的观点去研究它,本文分成两个部分去介绍。第一部簌在于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的实验所形成的型式和如何借用反应扩散方程人数学上去描述所对应的激励介质系统;第二部分介绍解析逼近和数值计算的各种方法,并  相似文献   
994.
This paper presents a hybrid Trefftz (H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by using two indirect techniques for mode III fracture problems. Two Trefftz complete functions of Laplace equation for normal elements and a special purpose Trefftz function for crack elements are proposed in deriving the Galerkin and the collocation techniques of HT BEM. Then two auxiliary functions are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displacement field near the crack tips, an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is evaluated by local crack elements as well. Furthermor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including comparisons of the present results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the other numerical methods,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for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o illustrate the convergence influenced by several parameters. It shows that HT BEM by using the Galerkin and the collocation techniques is effective for mode III fracture problems.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0472082). The English text was polished by Keren Wang.  相似文献   
995.
复合材料疲劳Ⅱ型层间裂纹扩展门槛值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在结构损伤安全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了复合材料Ⅱ型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的试验方法,并实测了两种复合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相似文献   
996.
有限变形弹性动力学的非传统Gurtin型变分原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古典阴阳互补和现代对偶互补的基本思想,通过作者早已提出的一条简单而统一的途径,系统地建立了有限变形弹性动力学的各类非传统Gurtin型变分原理,给出一个以卷积表示的重要关系式,可以认为,该式是有限变形动力学的广义虚功原理的表式。从该式出发,不仅能得到有限变形动力学的虚功原理,而且通过给出的一系列广义Legendre变换,还能系统地成对导出5类变量,3类变量,2类变量和1类变量非传统Gurtin型变分原理的互补泛函。通过这条途径还能清楚地阐明这些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97.
报道了压拢型和翻转型爆炸成形弹丸的设计和试验结果。针对侵彻钢靶的毁伤要求,采用数值模拟优化设计,结合试验验证的方法,设计了压拢型和翻转型爆炸成形弹丸试验装置,进行了爆炸成形弹丸的性能测试。爆炸成形弹丸具有优异的成形和毁伤性能。分析了不同类型爆炸成形弹丸设计的特点和影响爆炸成形弹丸侵彻性能的主要因素,提供了爆炸成形弹丸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98.
论耦合热弹性力学中各种Gurtin型变分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恩 《力学季刊》1990,11(1):43-53
本文提出了一条比巳有文献更简单更直接的新途径,系统地建立了耦合热弹性力学中各种Gurtin型变分原理。文中首先给出一个重要的以卷积表示的积分关系式,然后从该式出发,系统地导出成互补关系的八类变量、七类变量、六类变量、五类变量、四类变量、三类变量及二类变量的变分原理。而Nickell和Sackman,Carlson所给出的变分原理,只是本文所建立的新的更一股广义变分原理的部分特殊形式。并且,通过这条新途径,不仅能清楚地阐明各种Gurtin型变分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说明仅以应力场和热流场为独立变量的变分原理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999.
α-酮戊二酸(α-KA)是人体三羧酸循环的一个重要代谢中间体,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及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的突变将导致α-KA转化为2-羟基戊二酸(2HG),该过程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密切相关,因此检测人体内α-KA的含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罗丹明B作为荧光基团,通过将罗丹明B与水合肼反应得到能够检测α-KA的荧光增强型探针RBN,并优化了检测温度、pH及响应时间等条件。研究表明,RBN对α-KA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不受人体内常见氨基酸、化学结构类似的羰基化合物及活性氧化物(ROS)的影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以AgNO3、K12.5Na1.5[Na P5W30O110]·15H2O及柔性配体1,1′-双(3,5-二甲基-1H-吡唑)甲烷(H2bdpm)为原料,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1个新的基于单核银为中心的Preyssler多酸阴离子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Ag13(H2bdpm)8(H2O)5(HAg P5W30O110)]·2H2O(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化合物1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9.135(5),b=20.313(5),c=28.400(5),Z=2,R1=0.0550,w R2=0.1542.化合物1包含罕见的以单核银为中心的Preyssler型多酸阴离子,该阴离子通过金属银连接形成二维无机层.相连的二维层之间通过多种Ag-H2bdpm金属有机亚单元进一步连接形成三维框架.该化合物最大的结构特点在于Preyssler型多酸阴离子的高连接(十八连接)以及Ag(I)离子多样的配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