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2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319篇
化学   16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75篇
综合类   75篇
数学   2709篇
物理学   79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研究了Delannoy数与Schr?der数.利用分析方法和组合技巧,建立了任意多个Delannoy数乘积的一些和式公式,并对Schroder数的和式公式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2.
陈永强  徐鉴君 《力学学报》2008,40(3):297-305
在平均场的概念下对液态粒子的凝固过程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液-固-气-雾(LSGF)数学模型,并在小过冷度的条件下,求出了有关初值问题的一致有效渐近解. 结果表明:整个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相互联结的时间阶段. (1) 液粒初始温度分布的瞬态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凝固尚未正式启动,只是系统内的温度从任意给定的初始分布迅速调整到某一特定空间分布. (2)液粒向固粒转变阶段. 在这一阶段,液-固两相开始分离,相界面逐渐向液粒中心传播,直至液相完全消失. 进而以铜为例,讨论了液态粒子在不同生长条件与物理参数下的凝固时间与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3.
为研究弹体侵彻厚混凝土靶的迎弹面成坑效应,总结了侵彻实验中的成坑现象,分析了经验公式对成坑深度、成坑直径和成坑角等成坑效应的预测效果;考虑了撞击速度、靶板强度、配筋以及弹体直径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新型成坑效应计算公式及成坑阶段耗能计算公式;基于新型成坑效应计算公式,对成坑效应的影响因素和成坑耗能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无量纲成坑深度受靶板强度、配筋率和弹体质量的影响较大;对于钢筋混凝土,成坑深度随撞击速度提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在常见的侵彻速度和质量范围内,成坑角为15°~24°,质量对成坑角影响较小;迎弹面成坑耗能占弹体总动能的10%~25%,且配筋率和靶板强度对成坑耗能比例的影响较小;弹体质量越小,成坑阶段耗能占比越大。新型成坑效应计算公式对成坑深度、直径和角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可为侵彻弹体设计和工程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对重点知识单元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公式Clausius-Clapeyron方程和Arrhenius公式的相似性分析、内在统一性论证,作出深度挖掘各公式间联系的有益探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5.
王恺峥 《数学通讯》2010,(7):122-122,124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2,a2n+1=a2n+a2n-1/2,a2n+2=√a2n+1·a2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46.
当区间长度趋于0时,泰劳公式的拉格朗日型余项中介值点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7.
<正>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比较多,而高考中涉及三角函数的计算、化简、证明等问题又都是对公式的考查.因此,学好三角函数,必须要掌握好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而要真正掌握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就要把握好下面三重层次,做到逐层递进,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148.
王华俊 《数学通讯》2014,(11):30-32
数列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特殊性表现在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函数值是相应数列中的项.因此,研究数列的图象和性质,应注意从函数的观点入手.在高中数学中,函数与不等式、方程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于是,数列中的恒成立问题主要表现于数列与不等式、方程相结合的恒成立问题.  相似文献   
149.
1.第二作者"彭红毅"更正为"彭泓毅";2.第544页公式(3.26)中的"[2ex]"删除;3.第546页倒数第5行和倒数第7行"S_n为S_k"改为"S_n和S_k";  相似文献   
150.
在学习《必修四》“倍角公式”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与其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体会了“倍角公式”的妙用.于是我便想: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与其三倍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是否也会存在一定的关系呢?利用学过的知识,我自主推导了“三倍角公式”,下面以正弦为例推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