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0篇
  免费   2776篇
  国内免费   1111篇
化学   5012篇
晶体学   99篇
力学   245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148篇
物理学   765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774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623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ellulose was dissolved in 6 wt % NaOH/4 wt % urea aqueous solution, which was proven by a 13C NMR spectrum to be a direct solvent of cellulose rather than a derivative aqueous solution system. Dilute solution behavior of cellulose in a NaOH/urea aqueous solution system was examined by laser light scattering and viscometry. The Mark–Houwink equation for cellulose in 6 wt % NaOH/4 wt % urea aqueous solution at 25 °C was [η] = 2.45 × 10?2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w)0.815 (mL g?1) in the Mw region from 3.2 × 104 to 12.9 × 104. The persistence length (q), molar mass per unit contour length (ML), and characteristic ratio (C) of cellulose in the dilute solution were 6.0 nm, 350 nm?1, and 20.9, respectively, which agreed with the Yamakawa–Fujii theory of the wormlike chai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ellulose molecules exist as semiflexible chains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and were more extended than in cadoxen. This work provided a novel, simple, and nonpollution solvent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lute solution properties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cellulose.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42: 347–353, 2004  相似文献   
32.
空间目标的可见光散射与红外辐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Lowtran7大气传输模型计算0.4~0.8μm可见光波段的太阳辐射、大气自身的热辐射以及天地背景辐射.依据粗糙面光散射理论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计算空中目标表面对太阳辐射和云层对阳光反射的散射.利用传热学和背景辐射理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空间目标表面温度的热平衡方程.以气球为例,计算不同表面涂层材料的气球,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其温度及辐射功率的变化.分析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33.
光参量啁啾脉冲饱和放大的增益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OPCPA)在饱和放大区存在一个增益稳定点,据此设计了一个输出稳定的三级OPCPA系统;第一、二、三级分别选用准相位匹配的周期极化钛氧磷酸钾(PPKTP)晶体、LBO晶体和KDP晶体作为增益介质。饱和放大时,增益随泵浦光强度变化时的增益输出稳定性明显改善,在泵浦光强度抖动低于6%的情况下,各级光参量放大器OPA输出的增益抖动小于1%。前级采用准相位匹配的PPKTP晶体作为增益介质,在远低于破坏阈值的30MW/cm2的泵浦功率密度下,可得到2×105的饱和放大增益和20%的能量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34.
李雪春  王友年 《物理学报》2004,53(8):2666-2669
针对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在绝缘体表面制备硅薄膜工艺,采用一维脉冲鞘层模型描述介质靶表面的充电效应对鞘层厚度、注入剂量及靶表面电位等物理量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的增高,表面的充电效应将导致鞘层厚度变薄、表面电位下降以及注入剂量增加,而介质的厚度对鞘层特性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脉冲鞘层 绝缘介质 充电效应  相似文献   
35.
ns脉冲激光对K9玻璃的破坏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速PIN光电探测器和高带宽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实时检测透射光脉冲和散射光脉冲的变化特征,并将之用作材料破坏的光学判据,测量得到K9玻璃在1.06μm纳秒脉冲激光作用下的能量损伤阈值约18mJ,相应的能量密度阈值为1.0kJ/cm2。通过分析透射光脉冲和散射光脉冲的特征,给出了材料的破坏时刻,并推断出K9玻璃所能承受的极限光强为1015W/m2。研究了能量透过率与泵浦能量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透明材料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多纵模激光的作用下,透明光学材料破坏是电离击穿与自聚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用2D3V PIC粒子模拟方法得到了超短脉冲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高能离子产生的图像,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在靶前后表面都观察到了高能离子的产生,并诊断了离子能谱。模拟结果表明,在靶前表面所产生的高能离子,角分布较大,在向靶内输运过程中会损失能量;在靶后表面产生的高能离子,定向性很好,能获得很高的能量。模拟得到的离子能量和实验观测结果在量级上相符。  相似文献   
37.
高速色散补偿系统中喇曼放大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娟  林洪榕  沈晓强 《光子学报》2003,32(6):683-687
利用喇曼放大器的非线性偏微分耦合方程组,对带喇曼放大器的色散补偿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的仿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色散完全补偿系统中,当传输速率较高时,忽略色散后的传统仿真方法的结果,与采用色散补偿技术后使整个系统色散为零的仿真结果有一定偏差,此时不能忽略色散的作用.还对前补偿系统和后补偿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Q值性能判别法,分别得到了信号光脉冲的最佳占空比和最佳脉冲阶数.  相似文献   
38.
随机化交通灯的二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元胞自动机交通模型以简单的规则反映交通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可以分析各种交通现象,且可在计算机上方便、高效地运作·Biham-Middleton-Levine模型(BML模型)实现了二维交通问题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模拟研究·本文对BML模型作了改进,解除了该模型中关于交通灯同步变化的限制·在新模型中,每个路口的交通灯可以自由选定起始工作时间和变化节奏,于是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交通灯对交通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还对新模型中出现的若干新效应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39.
We have measured the response of a 20×10 μm, 8 nm thin NiFe (80:20) permalloy film due to excitation by short in-plane magnetic field pulses. We will show that using a two-pulse-technique a complete control of the precessional motion of the magnetisation can be achieved on picosecond timescales. Furthermore, we will present numerical calculations which show that a complete suppression of magnetisation ringing after switching can only be realised by a cascade of short field pulses.  相似文献   
40.
高功率飞秒脉冲激光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超短激光脉冲技术发展的历程。详尽的论述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原理和一些关键技术 ,并对当今飞秒激光器研究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综述。在分析其应用前景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了这一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 ,脉冲激光放大系统以后的发展方向是 :更短脉冲 ;追求更高峰值功率 ;连续光谱调谐化 ;向小型化乃至全光纤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