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3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1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韧性材料冲击拉伸碎裂中的碎片尺寸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韧性金属圆环高速膨胀过程中的碎裂过程, 获得不同初始膨胀速度下碎片的样本集合. 通过对碎片的尺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无论初始膨胀速度如何, 碎片的归一化尺寸分布具有相似性, 可以用一个具有初始阈值的Weibull分布描述, 近似地, 这个分布还可以简化为Rayleigh分布;(2)碎片尺寸的累积分布曲线呈现阶梯特性, 表现出较明显的"量子化"特性.在上述发现基础上, 建立一个Monte-Carlo模型:碎裂点来自于颈缩点, 颈缩之间的间距满足某种连续的Weibull分布, 而碎片的尺寸为随机的若干个颈缩间距之和.概率模拟表明:除非早期的颈缩间距分布很宽, 否则选择的离散性必然导致碎片尺寸分布呈现某种量子化特性.采用L04工业纯铝和无氧铜试件进行了爆炸膨胀碎裂实验, 回收得到的碎片尺寸分布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2.
陶瓷/金属连接界面韧性及其实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量叠加和梁的等效截面转换原理,本文导出了计算Sandwich梁试样界面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的解析式,并利用专门设计的四点弯曲实验系统测得了Si3N4/Al真空扩散连接界面的韧性,进而为优化陶瓷/金属连接工艺、筛选材料组配和评价其连接界面的抗断裂性能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13.
抗震韧性将震后建筑的功能维持或快速恢复作为最终目标。构件层次的摇摆机制是实现主体结构功能可恢复的有效途径,但应以构件的抗损性为前提。以钢筋混凝土摇摆柱为对象,比拟弹性半空间局部受载经典拉芒(Flamant)理论,推导摇摆柱轴向应力分布弹性力学解答,以此为基础,假定摇摆柱侧移由柱端接触面转角和柱身弯剪变形引起,建立钢筋混凝土摇摆柱荷载-侧移力学模型,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合理性。开展轴压比和柱端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柱体抗损的前提下,单纯提高轴压比可提高柱体承载能力,但对侧移能力提升不显著;随着柱端材料强度提升,柱体承载力和侧移能力均显著改善,因此,采用柱端局部增强的方法改善钢筋混凝土摇摆柱工作性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4.
壁厚对金属圆管撕裂卷曲耗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置于锥型刚性底座上内径$D$为54.4\,mm的7种不同壁厚A3无缝圆钢管,在轴 压作用下撕裂卷曲破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中记录了载荷-位移曲线, 并得到试件螺旋状残余变形模态.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认为耗散能主要由撕裂能、塑性弯曲 变形能和摩擦能3部分构成. 分析结果表明,圆管壁厚对撕裂能和塑性弯曲变形能在总能耗 中所占比例的影响较明显,对摩擦能所占比例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15.
对比研究了钛合金微动疲劳(FF)和微动磨损(FW)失效行为,考察了表面喷丸强化和氮化等表面处理对钛合金微动疲劳和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钛合金微动磨损和微动疲劳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钛合金微动疲劳和微动磨损损伤表面形貌特征相似;当微动位移幅较大、微动区发生整体滑动时,微动接触区磨损有利于延缓微动疲劳裂纹萌生;而在小位移幅、部分滑移情况下,局部磨损促进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利用喷丸强化在钛合金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可以在降低摩擦系数的同时,提高钛合金抗微动疲劳和微动磨损失效的能力;氮化处理后钛合金表面硬度提高,有利于改善其微动磨损性能,但表面韧性降低导致抗微动疲劳能力降低.因此,在提高表面硬度的同时,不应忽视表层韧性的降低对钛合金微动疲劳性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6.
可持续发展理论难以深入解释区域经济为何能在扰动因素下保持增长, 而“韧性”是解析区域经济演化的重要概念. 本文基于演化韧性视角, 提出海洋经济系统韧性概念, 建立以信息熵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并构建熵投入和熵产出的熵效率模型, 应用SBM模型测算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在16年间的海洋经济系统熵效率, 最后分析了海洋经济系统熵变过程及韧性的演化规律与机制. 研究表明2000~2015年环渤海地区: (1)海洋经济系统的发展与韧性水平的提升由系统熵流与熵产生所形成的负熵所驱动; (2)海洋经济系统韧性经历由慢到快、由差到优的发展过程, 目前韧性整体相对较好, 城市间的差异依然显著; (3)海洋经济系统的完善与韧性的提升主要依赖于海洋经济系统压力输出的持续减小, 以及适应与更新能力的提升, 而受生产力水平与扰动因素的影响较小; (4)为保持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应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注重提升海洋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7.
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以冀东金厂峪金矿床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金厂峪金矿床为例,研究了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形成环境、演化发育过程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韧性剪切带发育过程中的应力周期是含金流体定向迁移的驱动力,与其伴生的退变质作用则为金的活化、迁移及富集沉淀提供了必须的化学条件。韧性剪切带的发育不仅为含金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而且为金的富集沉淀提供了场所。  相似文献   
118.
稀土元素在新一代高强韧钢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综述了稀土在钢中的应用和主要作用, 并从稀土的特性分析讨论了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制, 阐明稀土是钢的一种有效的强净化和变质剂, 固溶稀土的存在强烈影响微结构. 通过强净化、变质和微量合金化, 稀土可有效控制局域弱化, 降低微结构的能态, 有效抑制钢中有害元素和脆性相偏聚所造成的脆性断裂, 稀土可望作为发展21世纪高强韧钢、提高高强钢韧性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19.
用混合物理化学气相沉积法(hybrid physics-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为HPCVD)在Nb衬底上生原位制备了平均厚度是1.5μm的MgB2多晶膜样品,其起始超导转变温度Tc(onset)=39.37K,转变宽度ΔTc=0.45K.样品由大量六边型片状晶粒组成.对样品进行了韧性测试,可以发现膜在弯曲120°后,虽然弯曲面处出现了裂纹,但膜仍很牢固的附着在衬底上,其超导电性仍可保持.  相似文献   
120.
一种研究通信网络容错性的新参数--点韧性度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平  任光 《数学进展》2003,32(6):641-652
本文主要概述了点韧性度产生的背景与过程;以及到目前为止点韧性度所获得的基本理论;指出了它的发展前景及目前的有关研究方向和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