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8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ICP-AES法测定蒿甲醚中 Cu、Pb、Zn、As、Sb和C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伟  方卫 《光谱实验室》2002,19(3):377-378
本文有用硝酸-高氯酸消解蒿甲醚样品,ICP-AES法同时测定其中痕量的Cu、Pb、Zn、As、Sb和Cd等。研究了样品处理方法及高氯酸残余量对测定的干扰,选择了仪器最佳工作条件,考查了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6种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1%-110%范围内,RSD(n=7)为4.2%-6.5%。  相似文献   
92.
藏药全缘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方法,鉴定了藏药全缘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Maxim)Franch]挥发油中的32个化合物,其中31个为本属植物中第一次发现.  相似文献   
93.
藏药金缘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李瑜  杨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15(12):1802-1083
本文试从经计划职能;用规章制度化来实现其调节控制职能由行政管理逐步向法制化管理转变;加强组织协调职能;由上对下的管理职能转变为平等的服务职能四方面谈市场经济环境下临床医学科研管理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5.
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以青蒿素的吸附量,青蒿素含量,青蒿素收率和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大孔吸附树脂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ADS-17树脂对青蒿素的吸附量大,解吸容易,可用于提取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工业化生产,其工艺条件为:青蒿素最大吸附量为112.30mg/g,吸附流速为2BV/h,洗脱剂为90%乙醇,解吸流速为2BV/h,青蒿素含量大于99%,收率高达0.3%,提取率高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96.
新疆马先蒿属(PedicularisL.)植物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编写“新疆植物志”(第四卷)的过程中,资产对新疆马先蒿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查阅了新疆大学生物系标本室,中科院新疆生土所植物标本馆、石河子大学农学分院植物标本室标本近千粉,参阅了有关文献,对本属植物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鉴定分类。  相似文献   
97.
设计构建人工酿酒酵母细胞合成青蒿二烯的关键是使外源功能模块与底盘细胞适配,本文通过对外源功能模块中的载体、蛋白表达和启动子进行优化,以提高功能模块与底盘细胞的适配性. 使用着丝粒载体和附加型载体构建了2种青蒿二烯功能模块,在过表达甲羟戊酸(MEV)途径中关键基因(截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tHMGR及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ERG20)的2种酵母底盘中进行适配,得到适配性较好的人工合成细胞,其产量为11.2 mg/L;将青蒿二烯合酶基因(ADS)与ERG20进行融合构建融合蛋白功能模块,在选定底盘中适配性进一步提高,青蒿二烯的产量提升至17.5 mg/L;采用不同强度的启动子(TDH3p,TEF1p和PGK1p)对融合蛋白功能模块进行调控,最终得到功能模块与底盘间适配关系更好的人工合成细胞,其产量提升到71.8 mg/L.  相似文献   
98.
绿锈与As(V)可共存于土壤、沉积物和地下水等缺氧环境,但As(V)如何影响绿锈转化过程和机制了解甚少.本工作通过溶液化学和光谱学方法,系统研究了As(V)浓度、pH、温度和空气流速对硫酸盐绿锈(GR)转化的影响.GR转化过程中通过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对As(V)有极强的去除能力,同时As(V)增强了GR的稳定性,显著影响转化产物的结晶度、矿物类型和生成机制.随As(V)浓度增加,GR氧化转化由溶解-氧化-沉淀机制向固态氧化机制过渡,产物由针铁矿和纤铁矿混合相向纯纤铁矿向纤铁矿、水铁矿和高铁绿锈混合相转变;高As(V)浓度时形成无定形FeAsO4表面沉淀.Fe/As=24时,pH 6.5~9、温度(5~45℃)和空气流速(0~0.05 m3/h)条件下纤铁矿均为主要产物,随pH和空气流速增加或温度减小纤铁矿结晶度逐渐减弱;高pH或高空气流速或低温有利于高铁绿锈和水铁矿形成,高温有利于针铁矿形成.上述结果对深入理解环境中各种铁氧化物的形成转化机制和As(V)的环境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藜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辅助萃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密闭微波萃取装置,分别对藜蒿茎和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微波萃取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微波提取藜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微波提取藜蒿茎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功率800W,提取温度80℃和料液比1:20;微波提取藜蒿叶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功率600W,照射时间12min,提取温度70℃和料液比1:20;在最佳条件下,藜蒿茎和叶中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6.43%和7.01%。并将微波萃取与乙醇回流提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0.
红纹马先蒿中木脂素衍生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纹马先蒿(Pedicularis striata)是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其主要成分为苯丙素甙。本文报道对该植物进一步研究中分离得到的2个微量甙类化合物,命名为红纹马先蒿甙A和B[Striatoside A(1)和B(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