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1篇
  免费   4353篇
  国内免费   4925篇
化学   8730篇
晶体学   401篇
力学   885篇
综合类   256篇
数学   230篇
物理学   11427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518篇
  2021年   538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1065篇
  2013年   966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1001篇
  2010年   931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907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850篇
  2004年   908篇
  2003年   831篇
  2002年   731篇
  2001年   690篇
  2000年   557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19篇
  1996年   448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41.
担载于ZrO2上的Ru3(CO)12-Fe(CO)9混合簇的红外光谱表明,Ru3(CO)12以Ru(CO)2O2表面络合物存在.混合族在真空中随温度升高而发生脱羰基作用,500℃左右羰基完全脱掉;以Al2O3为载体者其羰基不易脱除,升高温度出现多种羰基带.混合簇中的Fe2-(CO)9极易脱羰基.担载混合簇在Ar气中进行TPDE时,低温时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歧化反应而生成CO2;在H2气中,低温时仍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加氢反应而生成CH4.混合簇的脱羰基和表面反应能力与Ru/Fe比及载体有关.担载混合簇在CO加氢反应中以Ru(CO)2O2和分散Fe存在,还出现-CHx多种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942.
醇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浊点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醇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浊点的影响,发现直链醇的碳原子数小于4时随着其在表面活性剂中含量的增加浊点上升;当碳原子数大于4时,则随着醇含量的增加浊点下降。醇的构型对浊点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3.
利用XPS和AES研究了在Ar离子束作用下C60薄膜的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研究发现C60分子与Ar离子束作用后,C1s结合能从284.7eV逐步下降到284.4eV,CKLL俄歇动能从270.0eV增加到271.3eV.并且C60薄膜在与氩离子束作用后,其C60分子结构特征的C1s携上峰及价带峰均消失.表明Ar离子束可以促使C60分子的C=C双键断裂,离域π键消失,C60分子分解为单质碳.C=C双键断裂过程与离子束的能量和辐照时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44.
L-B膜内银超微粒子的电化学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14层硬脂酸银L-B膜内,用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银超微粒子,实验表明,银超微粒子的形成是观察多层L-B膜高分辨STM图象的必要条件,利用STM技术不仅观察到8层L-B膜的六方排列的硬脂酸脂链结构,还直接观察到2~3nm直径的球形银超微粒子结构;首次报道L-B膜亲水层原子尺度的网状STM图象,该图象显示了脂链六方的(2×1)结构,是羧基之间由氢键自组织的结果;银超微粒子有很强的表面增强Raman散射效应,由此测得了两层L-B膜在1100~1200cm ~1范围的Raman光谱,为从分子水平认识两层L-B膜的有序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45.
报道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氧比铕标准物质中Al_2O_3和ZnO的方法。考察了谱干扰和基体影响,采用Rh为内标较好地补偿了基体铕的影响。方法简便、快速,定值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46.
不同制备条件对纳米Bi~2O~3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包覆的和反应物阴阳离子配比不同的纳米Bi~2O~3有机溶胶。发现阴阳离子配比对纳米体系的发光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表面包覆剂对发光的影响则较小, 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47.
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溶胶阴离子交换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电解质对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Al-MgMMH)溶胶粒子中Cl-和OH-的阴离子交换性能。在所研究的电解质NaNO3,HCOONa,CH3COONa,Na2CO3,Na2SO4和Na3PO4中,发现高价阴离子的交换能力大于低价阴离子的交换能力,无机阴离子的交换能力大于有机阴离子的交换能力。所研究Al-MgMMH溶胶粒子的阴离子交换容量为2.82mmol/g,比粘土粒子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大得多。  相似文献   
948.
V2O5-MoO3-SiO2表面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陶跃武  凌云  钟顺和 《催化学报》1999,20(2):129-133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V2O5-SiO2,MoO3-SiO2,V2O5-MoO3-S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TPR和I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V=O,M0=O的活性,同时用化学吸附I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样品对异丁烷的化学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异丁烷都有较高的化学吸附能力;SiO2能缓解表面Lewis碱位V=O和Mo=O的氧化能力,有利于选择氧化.  相似文献   
949.
通过测定表面动态接触角研究了两亲性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PS b PMAA)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β 羟丙酯)嵌段共聚物(PS b PHPMA)的表面动态行为及温度、嵌段长度比等因素对其值的影响,讨论了聚合物表面当接触介质改变时链段或基团的再取向行为和表面性质  相似文献   
950.
对TX-100、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及辛烷形成的反相微乳液用ESR自旋标记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反相微乳液的形成过程伴随着表面活性剂链排列的变化,在加入水量较少时栅状区域的表面活性剂链排列拥挤,进一步的水化作用使其排列疏松。而疏水性强的探针则表明水化作用渗透到了反相微乳液的疏水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