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3篇
  免费   4352篇
  国内免费   4921篇
化学   8695篇
晶体学   401篇
力学   884篇
综合类   255篇
数学   230篇
物理学   11401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525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1065篇
  2013年   966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1001篇
  2010年   931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850篇
  2004年   908篇
  2003年   831篇
  2002年   731篇
  2001年   690篇
  2000年   557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19篇
  1996年   448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用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制备出两种相对稳定的含银纳米颗粒的水溶胶,用透射电镜(TEM)和光学吸收谱对这些颗粒进行了表征.当被还原的银离子较少时,所形成的银纳米颗粒较小,吸收峰呈现二极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当被还原的银离子较多时,银纳米颗粒尺寸变大,并出现二极和四极共振吸收峰.在Ag纳米颗粒形成后,对其溶液稀释,发现其峰形保持不变,而峰位会出现红移,最大红移量可达到10 nm.透射电镜研究表明,低浓度溶胶中的Ag纳米颗粒尺寸较为均匀,平均直径12 nm.高浓度溶胶中的纳米颗粒尺寸呈双尺寸分布特点,少量颗粒直径小于14 nm,大部分颗粒直径大于20 nm.  相似文献   
82.
对边界层等离子体中常见的物理问题,从两点模型到二维流体描述。从原子分子物理过程到杂质的输运和辐射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特别是对等离子体不同参数运行区如鞘层限制参数区、传导限制参数区以及脱靶参数区等的一维流体描述,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假设条件进行了简单推导。分别阐述了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简要叙述了稠密等离子体聚焦装置作为中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对影响稠密等离子体聚焦装置放电出中子产额及其稳定性的一些因素和改进措施进行了简单讨论.通过使用不同电极形状的场畸变开关很好地提高了焦点装置的运行,使装置输出中子的起伏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对腔内电极的清洁,在不更换气体的条件下,聚焦装置放电出中子产额稳定.The principle of dense plasma focus(DPF) as neutron generator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ated briefly some factors that mainly influnce the DPF s neutron yield and some method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neutron yields on the dense plasma focus. It is showed that the fluctuation of DPF output neutron becomes smaller by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field-distortion elements. Over 100 consecutive shots without purging the test gas the neutron yields has no obvious change.  相似文献   
84.
碳氢(cH)及其掺杂材料常被用作ICF实验靶丸烧蚀层材料。制备CH薄膜及其掺杂材料的方法有很多,诸如:离子束辅助沉积、离子溅射沉积、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LPPCVD)等。近年来,详细研究了LPPCVD法制备CH薄膜的制备方法与工艺,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与工艺路线,并为“神光”实验提供了一系列实验靶丸。  相似文献   
85.
氧碘化学激光气固相化学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的发展已经到了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工作环境适应性、降低系统复杂性阶段,而改进O2(^1△g)的产生方式和方法正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期,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运用气-固相反应方式产生O2(^1△g)。采用碱金属过氧化物或碱土金属过氧化物与卤化氢反应,生成O2(^1△g)。通常气一固相反应有着反应速度慢,接触面积小,反应产物难以脱出固体表面的缺陷,使得产出率低,而不被广泛采用。但随着表面化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借助表面活化分子,特殊性质的表面构造,大表面的构造,都为气一固相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可行途径。如果此方法能用在氧碘激光器上,将克服传统方法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86.
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Zr52.5Al10Ni10Cu15Be12.5 and Mg65Cu25Gd10 bulk metallic glasses (BMGs)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depth-sensing nanoindentation and microindentation. The subsurface plastic deformation zone of the BMGs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bonded interface technique. Both the BMGs exhibit the serrated flow depending on the loading rate in the loading process of indentation. Slow indentation rates promote more conspicuous serrations, and rapid indentations suppress the serrated flow. Mg-based BMG shows a much higher critical loading rate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erration than that in Zr-based BMG.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hear band pattern in the subsurface plastic deformation zon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t deformation behaviour between the two BMGs. Increase of the loading rate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density of shear bands. However, there is no distinct change in the character of shear bands at the loading rate of as high as1000 nm/s.  相似文献   
87.
总结HL-1和HL-IM装置等离子体的可见光谱实验,给出了各种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参数的可见光谱测量结果,讨论了杂质减少、加料、约束改善、等离子体旋转及边缘辐射特性等可见光谱实验结果,展望了HL2A装置上要开展的可见光谱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8.
We study the energy density in quark-gluon plasma. At the very high temperature, the quark matter is a hot and dense matter in the colour deconfinement condition, and quarks can coalescent diquarks. Energy density of this system is worked out and compared with the energy density in the other two kinds of situations. Possible energy density is about ε0≈2.4 GeV/fm^3 according to our estimation for quark matter including diquarks.  相似文献   
89.
以Nusselt理论为基础,运用三维坐标建立了肋片侧面的冷凝传热模型,对肋片侧面的冷凝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肋片侧面表面传热系数的积分表达式。利用此法对水平环肋单管表面传热系数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与传统解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0.
热丝加热电流对CH薄膜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丝辅助裂解法是结合气相沉积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而形成的一种制-CH薄膜的新方法。热丝辅助裂解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保持低衬底温度情况下可以获得高沉积速率,而热丝加热电流对薄膜沉积速率和薄膜表面形貌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热丝加热电流越大,薄膜沉积速率越高,在加热电流9A时,薄膜沉积速率可达0.002mm/min,同时薄膜表面粗糙度随之增加,薄膜表面也开始出现其它元素污染,因此,一般热丝加热电流选择为7A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