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化学   23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21.
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a squaraine compound, with 2,4-bis[4-(N,N-diisobutylamino)-2,6-dihydroxyphenyl] squaraine as the donor and [6,6]-phenyl-C7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 (PC71BM) as the acceptor, in solution-processed or- 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is obtained by using UV-ozone-treated MoO3 as the hole-collecting buffer layer. The optimized thickness of the MoO3 layer is 8 nm, at which the device shows the best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among all devices, resulting from a balance of optical absorption and charge transport. After being treated by UV-ozone for 10 min,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MoO3 film is almost unchang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eated surface morphology is improved. A high PCE of 3.99% under AM 1.5 G illumination (100 mW/cm2)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322.
本文探讨在背景噪音影响下,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臭氧的不确定性:背景噪音对臭氧浓度廓线的影响正比于背景噪音强度、强吸收波长和弱吸收波长的回波信号强度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合适的回波信号强度比可以使激光雷达背景信号对夜间臭氧探测浓度的影响变得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实验结果表明:用波长对(280 nm,285 nm)对大气臭氧进行观测时,适当调节两波长回波信号强度比为0.96时,背景信号对臭氧浓度探测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模拟分析和实验观测结果相接近,证实了理论推算的合理性.在背景噪音强度未知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强吸收和弱吸收两波长的激光脉冲的能量,在示波器上得到适合的回波信号强度比值,可以抑制背景噪音信号对臭氧探测结果的影响,确保夜间臭氧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23.
利用自制的烟雾箱系统研究了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气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过程中保证二乙胺和三乙胺浓度远远大于臭氧浓度, 使得实验在准一级条件下进行. 加入环己烷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OH自由基对反应的影响. 在(298±1) K和1.01×105 Pa条件下, 测得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值分别为(1.33±0.15)×10-17和(8.20±1.01)×10-17 cm3·molecule-1·s-1. 与文献中已有的其它胺类的臭氧反应数据比较后发现, 臭氧与胺的反应可以用亲电反应机制来解释. 另外, 通过对比发现, 臭氧与三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要远远大于其与二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解释外场观测到的气溶胶相中二烷基胺盐较多的事实. 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 还估算了二乙胺和三乙胺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 结果显示, 与臭氧的反应是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消除途径, 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324.
袁焜  刘艳芝  朱元成  张继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11):2065-2070
气相中O3与HSO自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在大气化学中非常重要. 在DFT-B3LYP/6-311++G**和MP2/6-311++G**水平上求得O3+HSO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 B3LYP方法得到了三种构型(复合物I, II和III), 而MP2方法只能得到一种构型(复合物II). 在复合物I和III中, HSO单元中的1H原子作为质子供体, 与O3分子中的端基O原子作为质子受体相互作用, 形成红移氢键复合物; 而在复合物II中, 虽与复合物I和III中具有相同的质子供体和质子受体, 却形成了蓝移氢键复合物. 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的单体间相互作用能的计算考虑了基组重叠误差(BSSE)和零点振动能(ZPVE)校正, 其值在-3.37到-4.55 kJ·mol-1之间. 采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对单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进行了考查, 并通过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分析了三种复合物中氢键的电子密度拓扑性质.  相似文献   
325.
以黄腐酸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臭氧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形态和结构的转化。采用超滤膜分级、GC/MS、电位滴定等手段考察了氧化中间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小分子有机物种类以及极性官能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氧化反应的进行,有机物平均分子量显著降低;单位质量有机物(以DOC计)中极性官能团(羧基、酚羟基等)(mol/kg C)含量增加;同时伴随有十六酸、苯甲酸、十八醇等极性物质和丁二酸二(2-甲基丙)酯、直链烷烃等弱极性物质的生成。根据氧化过程中检测到的羟基自由基,提出黄腐酸的降解主要源于臭氧分子和羟基自由基的共同氧化作用;这两种具有不同反应机理的氧化剂对有机物的形态、结构与性质变化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26.
利用自制的烟雾箱系统研究了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气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过程中保证二乙胺和三乙胺浓度远远大于臭氧浓度, 使得实验在准一级条件下进行. 加入环己烷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OH自由基对反应的影响. 在(298±1) K和1.01×105 Pa条件下, 测得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值分别为(1.33±0.15)×10-17和(8.20±1.01)×10-17 cm3·molecule-1·s-1. 与文献中已有的其它胺类的臭氧反应数据比较后发现, 臭氧与胺的反应可以用亲电反应机制来解释. 另外, 通过对比发现, 臭氧与三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要远远大于其与二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解释外场观测到的气溶胶相中二烷基胺盐较多的事实. 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 还估算了二乙胺和三乙胺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 结果显示, 与臭氧的反应是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消除途径, 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327.
利用自制的烟雾箱系统研究了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气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过程中保证二乙胺和三乙胺浓度远远大于臭氧浓度, 使得实验在准一级条件下进行. 加入环己烷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OH自由基对反应的影响. 在(298±1) K和1.01×105 Pa条件下, 测得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值分别为(1.33±0.15)×10-17和(8.20±1.01)×10-17 cm3·molecule-1·s-1. 与文献中已有的其它胺类的臭氧反应数据比较后发现, 臭氧与胺的反应可以用亲电反应机制来解释. 另外, 通过对比发现, 臭氧与三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要远远大于其与二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解释外场观测到的气溶胶相中二烷基胺盐较多的事实. 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 还估算了二乙胺和三乙胺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 结果显示, 与臭氧的反应是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消除途径, 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328.
大气/真空环境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光谱辐照度定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虎  王淑荣  黄煜 《光学学报》2012,32(1):101004-35
为进一步提高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SBUS)在轨探测及数据反演精度,提出了SBUS地面定标的一系列改进方案,其中为实现地面定标与在轨工作环境一致的全波段真空辐射定标是改进的第一项。通过构建SBUS大气/真空光谱辐照度响应度比对测试装置,实测了两种环境下SBUS整机对同一光源的光谱辐照度响应。结果显示,在250~300nm波段,真空/大气相对偏差约0.8%;在300~400nm波段,真空/大气比对结果随波长变化,最大偏差略高于15%。而仪器250~400nm波段定标环境引入的单项不确定度,真空定标比以往大气定标减小了1.8%。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后发现SBUS反射元件Al+MgF2膜层在真空/大气下光谱反射率会发生变化,从而证实了SBUS在真空环境下定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29.
基于对FY-3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SBUS)106动态范围线性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将中性减光片法和双光阑法相结合的思路,两者相互弥补,得出了SBUS整个动态范围的线性度,并进行了非线性修正。不确定度分析得出该方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44%,而传统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法对于103-104动态范围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62%,证明了该方法对于大动态范围光电探测器系统线性测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0.
以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为自由基捕获剂,分别以去离子水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对UV、O3、TiO2/O3、TiO2/UV/O2、UV/O3和TiO2/UV/O3这6种体系中形成的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进行了检测,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投量以及体系溶解氧对TiO2/UV/O3体系形成·OH和·O2-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纳米TiO2光催化体系中加入臭氧,能显著增加反应体系中·OH和·O2-自由基的生成量,6种体系中DMPO-·OH和DMPO-·O2-加合物的ESR波谱峰信号强度分别为:TiO2/UV/O3>TiO2/UV/O2>UV/O3>UV>TiO2/O3>O3和TiO2/UV/O3≈TiO2/UV/O2>TiO2/O3>UV>UV/O3>O3,在TiO2/UV/O3体系中成功监测到·O3-自由基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