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5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现代核磁共振技术中魔角旋转方法,通过分析腹腔注射给药2,10和50 mg.kg-1体重剂量硝酸铈48 h后大鼠肝和肾组织MAS1H NMR谱,由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浓度的变化研究了硝酸铈在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并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硝酸铈急性生物效应的NMR marker进行了研究。较高剂量组肝组织中的甘油三酯、乳酸、肝糖原和肾组织中的甘油三酯、甘油磷酸胆碱、甜菜碱等重要内源性代谢物的核磁共振谱峰强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味着动物体内的代谢出现异常:高剂量硝酸铈的引入可使动物肾脏和肝脏均受到损害,且受损程度随稀土剂量的增高而渐趋严重。  相似文献   
52.
肾痹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其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消炎痛为对照,观察肾痹方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前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铁,硒的变化。结果表明,肾痹方总显效率优于消炎痛,用药前患者血清锌,铁,硒降低,铜同,治疗后有显著改善,说明微量元素参与了AS的发病,治疗时要注意调整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这也是肾痹方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3.
大鼠饲料分别加入2×10-6、4×10-6硒.饮用7.5×10-6、15×10-6氟水.1个月后,随尿硒粪硒排量增加,尿氟排量也增高,以2×10-6硒饲料排氟效果最佳.血浆中ALP、GOT、GPT及LDH等酶活性加硒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后两次增高氟水量重复试验,给以2×10-6硒饲料,仍观察到尿氟排量增高.血中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升高趋势,脑及肾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明显减少,病区患者服硒后,尿氟含量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1)硒能促使体内氟由尿中排出;2)降低某些组织LPO含量;3)减少体内氟含量;4)预防和改善氟中毒某些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4.
ICP—AES法测定菜头肾中多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测定菜头肾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方法,采用HNO3-HC lO4体系湿法消化,运用ICP-AES法测定了菜头肾中的多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菜头肾中K、Ca、Mg、P、S、A l、Na、Fe、Mn等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变异系数范围在0.23%~8.92%之间,元素的回收率在82.9%~106.1%之间。该法简便快速,可同时测定菜头肾中多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55.
近些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逐年大幅度递增。据统计:慢性肾炎患者中45%、糖尿病患者中30%、高血压患者中20%的人群最终都会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期。尿毒症患者不仅在经济上、心理上承受了巨大压力,同时身体上伴随着多种并发症:肾性骨病、肾性贫血、极度营养不良等等。其中肾性骨病最难以控制。随着患者病程加长,尿毒症患者的甲状旁腺素从正常人的16~65 pg/m L到几百pg/m L再到一千多pg/m L,最终部分患者不得不切除甲状旁腺。然而切除甲状旁腺患者病情得到短时间缓解,但最后仍然无法控制病情发展。从2012年开始,我们科研组在李增禧研究员的带领下,运用4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元素在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化反应过程中的协同与拮抗关系,掌控钙代谢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增加人体对钙离子的有效吸收和利用,成功地控制了尿毒症患者骨钙的进一步流失。患者得到充足的钙营养,就保障了尿毒症患者血钙的9大生理功能正常发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很多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认同和肯定。  相似文献   
5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康肾颗粒中的葛根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曼  史键  王骊丽  耿信笃 《色谱》2006,24(5):489-491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定性、紫外检测定量测定康肾颗粒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采用YMC-ODS色谱柱(4.6 mm i.d.×100 mm,10 μm),选用甲醇(含0.1%三氟醋酸)和水(含0.1%三氟醋酸)体系为流动相,非线性梯度洗脱分离,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鉴定对照品和样品的馏分,在确定目标峰后进行紫外检测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葛根素在0.132 ~1.32 μg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标回收率高于103%,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0%(n=6)。应用该方法测定康肾颗粒中葛根素,其平均含量为3.09 mg/g。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7.
肌球蛋白Ⅱ缺失细胞胞质分裂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细胞胞质分裂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形态学改变,随着分裂沟不断收缩,形成连接两个子细胞的细胞间桥.间桥不断拉长、变细,直至断裂、生成两个子细胞.采用细胞力学和形态学测量及分析方法,通过施加肌球蛋白Ⅱ抑制剂,定量研究了NRK细胞间桥变细动力学;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早期胞质分裂肌动蛋白的分布,揭示肌球蛋白Ⅱ缺失细胞胞质分裂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施加肌球蛋白Ⅱ抑制剂的NRK细胞,其整体形态学和细胞间桥形态学曲线明显不同于0.3%DMSO组.根据流体力学特性和所测量的力学参数对曲线进行模拟发现,表面张力对肌球蛋白Ⅱ抑制组细胞的间桥动力学曲线轨迹影响很大.研究结果提示由细胞力学特性决定的拉普拉斯压力和细胞运动共同参与了肌球蛋白Ⅱ缺失细胞胞质分裂的调节.  相似文献   
58.
59.
利用透射电镜对日本沼虾触角腺的体腔囊、迷路、原肾管和膀胱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体腔囊由足细胞和内皮细胞组成,其中足细胞的三级足状突起分支细而多,并密布于裂隙膜上,足细胞及其足状突起之间可见隔壁连接,内皮细胞与开放式血腔相临、沿基底膜有许多窗孔.迷路细胞游离端具长而发达的微绒毛,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发达,并具丰富的长杆状线粒体.原肾管细胞的微绒毛短少而零乱,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更为发达,原肾管细胞之间存在有中间连接和隔壁连接.研究结果证实:日本沼虾触角腺的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的超微结构与哺乳动物肾单位的肾小球、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超微结构相似,具有肾单位一样的生理功能,而膀胱扁平细胞还兼有肾脏收集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60.
在慢性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研究中,引入一新的概念,即顺应性C=Δ[HCO_3-]/ΔPaCO_2,它的变化范围大小能够描述肾调节能力的大小.为了将肾调节能力进行了量化,以X=PaCO_2为自变量,Y=C=Δ[HCO_3-]/ΔPaCO_2,它的变化范围大小能够描述肾调节能力的大小.为了将肾调节能力进行了量化,以X=PaCO_2为自变量,Y=C=Δ[HCO_3-]/ΔPaCO_2为因变量,分别绘制出顺应性C=Δ[HCO_3-]/ΔPaCO_2为因变量,分别绘制出顺应性C=Δ[HCO_3-]/ΔPaCO_2范围中左端点和右端点的散点图,并求出其拟合曲线方程及其变化率,这种定量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肾的调节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