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86篇
综合类   32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鼠肝细胞微粒体及线粒体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满洪升  刘晓芳  仲来福  叶建新 《色谱》1993,11(5):287-288
线粒体(mitochondria)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除成熟红细胞外,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肝细胞内尤为丰富。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基地和供能的场所,细胞生命活动中需要的能量,约有95%由线粒体供应。微粒体(microsome)主要是细胞质内一些微细的内质网多能性结构,它与肝脏的解毒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长、短日照条件下,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在光敏感期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Mg^2 -ATPase,Ca^2 -APTase活性变化的研究及Ca^2 -ATPase同工酶图谱的分析,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所研究细胞器的Ca^2 -APTase都是短日照处理植株的酶活性明显大于长日照处理株,其同工酶图谱也分别显示短日照条件下比长日照条件下多一条酶带.细胞核Mg^2 -APTase的活性也是长日照条件下较高,而线粒体Mg^2 -APTase在不同日照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不同.这表明不同细胞器的ATPase所起的作用不同,并且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牛肝线粒体细胞色素Tb5和它的F35Y突变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外标法测定,得到细胞色素Tb5全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77.5脱辅基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61.4F35Y突变体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93.6,它的脱辅基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77.5,不同nozzle电压下的电喷雾质谱结果表明,该电压的大小明显影响蛋白肽链与血红素辅基之间的非共价结合,随着电压的降低,全蛋白谱峰的强度逐渐增大,然而,过低的电压导致了Na^+,K^+离子加合峰相对强度的增加,而不利于谱图分析。同时,考察到细胞色素Tb5在甲醇溶液和酸性溶液中的变性行为,因此选择nozzle电压70V,10%的甲醇水溶液和pH=7为得到全蛋白质谱峰的最佳条件。相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野生型CytTb5和F35Y突变体全蛋白的质谱峰相比较,其相对丰度有悬殊的差异,表明F35Y突变体蛋白的血红素结合能力明显低于野生型蛋白。通过解离出的Hemeb的分子离子峰进行解析,证明铁仍以三价离子存在于血红素辅基中。  相似文献   
34.
以3-(2-吡啶-3-乙烯基)-1H-吲哚(Indole)为配体与二联吡啶钌前体Ru(bPy)2Cl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一种新型联吡啶钌配合物Ru-Indole,并通过1H NMR、ESI-MS及元素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使得药物能够顺利地进入细胞内,克服了钌类配合物脂溶性...  相似文献   
35.
选取一株由离子束辐照诱变获得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研究其在不同离子辐照剂量范围的辐射敏感性。结果发现,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因其线粒体线粒体DNA发生突变,在离子束辐照时,在低剂量区域表现出较高辐射敏感性,在高剂量区则表现出对于辐射的抗性。  相似文献   
36.
以云南紫稻细胞质无花粉型水稻樱香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构建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线粒体基因组BAC文库.每个文库均保存2 304个菌落,外源插入片段介于10~20 kb之间.将两个文库的2 304个克隆分别集中于96孔板中,根据已发表的水稻线粒体序列对atp6、atp9、cob、cox2等4个基因设计特定引物,对96孔板中的菌落进行了PCR鉴定,均能筛选得到阳性克隆,通过对96孔板中阳性克隆的位置进行推导,可以得到文库中含有相应基因克隆的大致位置及数目.PCR筛选结果显示两个文库均包含用于检测的目的线粒体基因,说明文库典型性良好,并且PCR法用于文库基因筛选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37.
鲤鱼线粒体URFA6L基因和tRNA~(Lys)基因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鲤鱼线粒体URFA6L基因全长165个核苷酸,其结构同爪蟾URFA6L基因非常相似,它们的核苷酸序列间有68%的同源性.鲤鱼URFA6L蛋白共有54个氨基酸,它的组成成分极不寻常,几乎半数是属于5种疏水氨基酸(脯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比较了5种脊椎动物URFA6L蛋白和酵母ATP酶亚基8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它们有一些相同的结构特点,推测脊椎动物URFA6L蛋白起着ATP酶亚基8的作用.我们还测定了鲤鱼线粒体赖氨酸t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绘制了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鲤鱼线粒体rRNA~(Lys)基因同两栖类和哺乳类的tRNA~(Lys)基因一样,有许多不同于细胞质tRNA~(Lys)基因的不寻常结构特点.比较了7种脊椎动物tRNA~(Ly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发现最保守的部分是反密码环、第8和第9个核苷酸、可变区、反密码茎和氨基酸接受臂.最不保守的区域是D-环和T-环.这些结构特点可能反映了线粒体tRNA~(Lys)同线粒体核糖体有不寻常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38.
于2004年3月从浙江省级中华草龟良种场采集5只乌龟(Chinemys reevesii).参照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了乌龟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在5个个体中都获得序列相同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长度为408bp,其中A、T、G、C含量分别为125bp(30.6%)、113bp(27、7%)、51bp(12.5%)、119bp(29.2%),与其他水生动物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含量相似.  相似文献   
39.
蛋白质半胱氨酸残基侧链巯基的氧化还原状态与细胞局部氧化还原水平密切相关,这些巯基被氧化或还原时,可极大地影响其结构,进而改变和调节其生物学功能,并对生物过程和细胞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选择性标记蛋白质半胱氨酸自由巯基的策略,即在常规的蛋白质组样本处理步骤(二硫苏糖醇还原二硫键、碘乙酰胺烷基化封闭)之前,使用具有巯基反应活性的N-乙基马来酰亚胺对蛋白质上的自由巯基预先进行封闭修饰,使蛋白质原有的自由巯基与经二硫苏糖醇还原而生成的自由巯基分别被具有不同分子量的巯基活性试剂封闭修饰,达到对蛋白质自由巯基特异性识别和表征的目的。利用以上策略,本研究对大肠癌组织中的线粒体蛋白自由巯基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549种线粒体蛋白,包括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过氧化物还原酶-1、线粒体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2、线粒体内膜蛋白、线粒体乙酰CoA酰基转移酶、苹果酸脱氢酶、钙联蛋白、线粒体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辅酶Q]铁硫亚基等;通过分析组学数据,共鉴定出348条含有自由巯基的肽段,归属于253种蛋白质。本研究对大肠癌组织中的线粒体蛋白和其中含有自由巯基肽段的组学研究结果进行了...  相似文献   
40.
In addition to being the energy powerhouse of the cell, mitochondria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lecular oxygen metabolism. Mitochondrial RO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s well as human diseases, and participate in cell signaling, nucleic acid and protein damage, and oxidative stress induction. However, the complicated interplay between mitochondrial ROS and the cellular pathological state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It is expected that research on the mitochondrial ROS undertaking in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human diseases would benefit from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tools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se ROS.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fluorescent probes for mitochondrial RO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have been developed. Here, we present a review of the recent advances in small molecular fluorescent probes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ROS inside the mitochondria. In this review, the design, 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published fluorescent probes for mitochondrial RO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