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7篇
  免费   778篇
  国内免费   1079篇
化学   2552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808篇
综合类   142篇
数学   658篇
物理学   218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冠醚共缩聚物的合成与性能(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6-二羟甲基苯酚类化合物分别与单苯并冠醚(B15CS、B18C6)和M苯并冠醚(2B18C6、2B24C8、2B30C10)在酸催化下缩聚,合成了两个系列冠醚共缩聚物.这些聚合物M=1200—4500,可溶于氯仿等溶剂,萃取性能和络合选择性均有所提高.作为树脂使用,动态吸附容量为0.05—0.15mmol/g,并有较好的色谱特性.  相似文献   
92.
本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铁、钴,钯-3,5-diBr-PADAT-SLS体系。在pH5.5的HAc-NaAc介质中,七种金属离子可与试剂生成配合物。用Spherisorb 5 ODS柱,含有4.02×10~(-2)mol/L KCl和0.06mol/L pH3.0HAc-NaAc甲醇/乙腈/水(83/0.5/16.5)溶液作为流动相,分离出了Fe~(2+)、Co~(2+)和Pd~(2+)配合物。对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铁、钴、钯的同时测定的HPLC-光度法。用于对虾饵料中铁、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3.
94.
手性液晶聚硅氧烷毛细管柱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种手性液晶侧链的聚硅氧烷固定液,并涂制成毛细管柱,此柱适合于分离各种取代基的酚类异构体。对柱效和选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5.
二(2—乙基己基)磷酸对氨基酸的萃取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6.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范函方法计算研究了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盐([EMIM]C1)正负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平衡构型和Cl^-离子从不同方位与咪唑阳离子的结合能.计算发现Cl^-可在咪唑环平面上结合形成离子键,其结合能为.368.97kJ/mol,还可与环上的三个H原子形成氢键,其氢键键长和结合能分别为0.2000nm/-378.03kJ/mol、0.2339nm/-344,69kJ/mol和0.2301nm/-346,01kJ/mol.结合能包括氢键作用能和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能,后者为主要贡献.从理论上展示了该离子液体的氢键结构.  相似文献   
97.
碳氟链与碳氢链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辛酸及其钠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S型或LS型,指示固液界面吸附过程中有表面疏水缔合物生成.碳氟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显著高于碳氢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加电解质于液相使各体系吸附量上升.对于碳氟表面活性剂,甚至引起吸附等温线类型变化.例如,不加电解质时全氟辛酸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为S型,而加入HCl(c=0.05mol·dm-3)使吸附等混线变成LS型.全氟辛酸比全氟辛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更强.几种表面活性剂在R972上的吸附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应用两阶段吸附模型及通用吸附等温线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释所得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8.
采用小沸点仪测定了马来酸酐和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丁酯二元系统在不同配料组成条件下的温度与压力数据,并通过内插法得到不同压力下的温度与配料组成的数据.进一步采用单纯形法优化NRTL方程参数,推算了平衡气液相组成,发现该二元系统具有最高压力恒沸点,且该恒沸点随压力的变化显著.当压力降低至20 kPa时, 由温度随气相组成的变化趋势知该恒沸点将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99.
由聚苯胺粒子组成的电流变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经碱处理的掺杂态聚苯胺(PAn)制得高介电常数的半导体PAn粒子,将其悬浮于电绝缘油可组成电流变液,讨论了电流变(ER)液的静态屈服应力(τ_s),电流密度等性能与PAn的介电常数(ε_p),导电率(σ),体积分数和应用电场强度的关系。对导电率相同的PAn粒子,用氨水处理的PAn粒子ε_p较用NaOH液处理的高,前者在σ足够低如σ≤1.0×10 ̄(-7)/cm时,ER液的τ_s随偶极系数的平方(β ̄2)的增大而呈现非线性增加;后者ER液的τ_s随β ̄2的增大出现一最大值.结果表明:由聚苯胺粒子可组成高电流变活性的无水ER液.  相似文献   
100.
W/O/W乳液的渗透溶胀与夹带溶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W/O/W乳液的溶胀,实验结果表明,渗透溶胀随内外相溶液间的渗透压差、表面活性剂及载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随膜粘度的增加而降低,渗透压差较高时,水渗透的影响大于夹带的影响;膜相中含氧化合物对溶胀的影响大于含氮化合物,采用Span 80作乳化剂时,比采用E 644渗透溶胀约高6倍,夹带溶胀也较高;重复聚结再分散使夹带溶胀急剧增加,因而多级混合澄清槽对液膜操作似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