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26篇
化学   2254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7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建立了用非水相体系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和苯甲醛的新方法,考察了运行电压、非水相介质和电解质等因素的影响,在25℃下,以V(乙腈):V(碳酸丙烯酯)=1:1的混合液为溶剂,缓冲体系中含15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体积分数1%乙酸,重力进样30S,运行电压20kV,毛细管总长45cm有效长度30cm,φ75μm,检测波长285nm。苯甲酸线性范围为5~40μg/mL,线性方程为:Y=13.473ρ+13.336,相关系数r=0.9985,检出限为0.92μg/mL,RSD为3.8%。苯甲醛的线性范围75~1125μg/mL线性方程为:Y=5.2449ρ+564.01,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15.60μg/mL,RSD为3.5%。已用于经空气氧化后的苯甲醛中苯甲酸和苯甲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82.
苯胺及其衍生物的毛细管电泳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紫外吸收检测,毛细管电泳分离,研究了九种苯胺及其衍生物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体系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体系中的行为特征。讨论了缓冲溶液的浓度与pH、胶束浓度及混合胶束等在不同体系中对分离组分的影响,发现在CZE体系中,控制分离的主要因素是pKb值;在MECC体系中,控制分离的主要因素是溶质分子中碳原子数。建立了一种分离测定九种苯胺及其衍生物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  相似文献   
83.
简述了路易氏剂的危害,对路易氏剂的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毛细管电泳具有分析时间短,分离效率高,样品消耗量少等优点,在生物样品分离,特别是蛋白质分析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毛细管内壁硅羟基的解离给分离结果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聚合物涂层能够抑制蛋白质在毛细管内壁的吸附以及调控电渗流,故对毛细管内壁进行有效修饰能够提高其对蛋白质的分离效率及分离稳定性。该文主要综述了动态及静态聚合物涂层毛细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述了近些年基于多巴胺/聚多巴胺发展起来的涂层毛细管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聚合物涂层毛细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5.
在静止中和反应界面的基础上,提出了静止化学反应界面的概念,导出了一些静止化学反应界面方程。这些方程显示:为了建立稳定的静止化学反应界面,正、负反应离子(比如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迁移数必须相等。分析表明,方程的理论预测与下列事实定量吻合:(1)已建立的静止中和反应界面的实验,(2)基于Kohlrausch′s调整函数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86.
无机阴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傅小芸  吕建德 《分析化学》1994,22(10):1019-1021
本文研究了常见无机阴离子的毛细管电泳规律,考察了分离电压、电解质熔液组成、浓度、pH值等对分离的影响,建立了高效、快速的无机阴离子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在5min内达到完全分离,对Br^-和Cl^-的分离柱效每米可达76万理论板数。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各离子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0.5μg/ml。  相似文献   
87.
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K-ras基因突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K ras癌基因的点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以异丙醇为聚合反应链转移剂,水相法合成 特性粘度为0.70×10-3m3/kg,分子量为6.5×104的低粘度短链线性聚丙烯酰胺。以6%线性聚丙烯酰胺为 筛分介质,分离温度27℃,分离电压9kV为电泳条件,建立了检测K ras基因突变的毛细管电泳 单链构象多 态性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3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发现12例K ras基因突变。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 快速、高灵敏的优点,为大规模进行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8.
毛细管电泳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义明  罗国安 《分析化学》1995,23(7):850-857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及进展,介绍了毛细管电泳分离手性对映射的数学模型、五种不同的分离模式及机理、七种常用的手性选择性类型及其在药学、环境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中需优化的操作参数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
孙玉娥  关亚风 《分析化学》1997,25(7):745-749
在石英单晶表面制成矩矩截面毛细管柱中进行电泳实验。由于矩形柱比圆形柱有更大散热侧面积且石英单晶的导热性能远无于熔融石英,所以可施加较高的场强,不仅提高了柱效,而且缩矩了分离时间。两相交的通道之间形成自然连接,可实现二维分离,并消除死体积。  相似文献   
90.
徐益升  凌昊  杨金凤  于锋 《化学教育》2018,39(10):29-32
设计了一个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实验,用以研究pH对生物小分子多肽分离的影响。5种多肽包括Bradykinin、[Hyp3]-bradykinin、Angiotensin I、Leucine Enkephalin和[Met5]-Enkaphalin,被用于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实验。研究了毛细管电泳生物分析实验中最重要的2个因素即电渗流和样品吸附随pH的变化以及对于分离的影响。在pH=10的条件下,酸性多肽几乎没有吸附,少量的碱性多肽有吸附。在pH=6的条件下,碱性多肽具有非常强的吸附从而导致非常差的分离效果,在pH=2.3的条件下,5种多肽都能被很好地分离,由于多肽此时都带有正电荷因此几乎没有吸附。而在此pH,电渗流消失。对具有一定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物分析实验,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环境因素对仪器分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