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1篇
力学   133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磁共振技术在整个心动周期对健康人左心室壁上的点进行追踪,从而对左心室壁各领域的位移进行有限元解析,为定量、准确地评价心功能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周绍祥  张少吾 《光子学报》1993,22(3):279-283
本文提出单机正交三维高速摄影研究家蝇追逐飞行规律的方法,并用旋转法重现三维飞行轨迹。报告在自由飞行条件下雄蝇追逐行为实验及其初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疲劳性骨折实验模型,通过生物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跖骨疲劳性骨折机理,为有效预防、治疗该创伤的发生提供生物力学理论依据。l例健康成人新鲜足标本,剔除软组织,保留韧带、关节囊,去除足第一跖骨干及相连拇指,钢丝足底固定,替代足底腱膜,包埋标本并固定于MTS试验机上,对标本进行疲劳载荷实验,载荷为350N,循环加载频率为lHz,观察实验变化,记录循环次数。结果表明,当载荷循环次数为29285次时,第二跖骨干骺端发生肉眼可见的斜形骨折。可见在扁平足或足过度内旋等造成第二跖骨承受过大体重、过度应力下容易导致疲劳性骨折。生物力学因素包括解剖的变异在疲劳性骨折产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汲婧  刘子源  张晶  李学民  王薇 《力学学报》2014,46(1):145-154
对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囊袋植入兔角膜后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学转归及组织结构改变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以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对ADM 进行了系统的组织微观结构观察和植入性实验研究,组织结构观察包括HE 染色、胶原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 在植入实验中,将ADM 按不同预处理方法分为无干预组、脱水组和复水组,将3 组ADM 囊袋植入兔角膜,观察其术后不同时期在体和离体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学特性. 结果发现:ADM 由横纵交替、排列疏松的Ⅰ和Ⅲ型胶原纤维束构成,未见细胞结构;囊袋植入角膜后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部分植片透明;组织学观察显示3 组ADM植入角膜后均有细胞长入,并进行了胶原纤维重塑. 研究工作表明,经适当预处理且结构致密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后可以长期稳定存留于角膜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工程角膜支架.   相似文献   
105.
简要介绍了第一届全国生物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情况,对学者所做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6.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和累积疲劳损伤引起的骨性关节炎非常普遍,膝关节生物力学行为的研究在探求膝关节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关节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膝关节康复与矫形支具的设计。对于膝关节生物力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实验法和有限元法,近年来有限元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其进一步发展还有赖于关节骨及其组织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间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姜宗来 《力学进展》2017,(1):309-332
本文介绍了现代生物力学的发展历程和冯元帧先生的贡献、力学生物学的概念与发展以及我国生物力学的发展历程和力学生物学的研究新进展;思考了从生物力学到力学生物学的进展与现状;展望了我国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108.
Advances in laser, microwave and similar technologies have led to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hermal treatments involving skin tissu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treatments is governed by the coupled thermal, mechanical, biological and neural responses of the affected tissue: a favorable interaction results in a procedure with relatively little pain and no lasting side effects. Currently, even though each behavioral facet is to a certain extent established and understood, none exists to date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area. A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s required for studying the biothermomechanical behavior of skin, involving bioheat transfer, biomechanics and physiology.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pertinent to the subjec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overing four subject areas: (a) skin structure, (b) skin bioheat transfer and thermal damage, (c) skin biomechanics, and (d) skin biothermomechanics. The major problems, issues, and topics for further studies are also outlined. This review finds that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each of these aspec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focus is placed upon the biothermomechanical behavior of skin tissue,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methodologie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may also be applicable for studying other soft tissues.  相似文献   
109.
110.
今天,生物力学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有什么特点?未来如何?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回顾一下它的过去是必要的。生物力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时期。Ⅰ.“前学科”时期生命现象中力学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