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化学   158篇
力学   89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464篇
物理学   1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二维小波变换与子窗口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用于模拟的高噪声HPLC-DAD数据的解析.首先应用二维小波变换滤除噪声,然后采用子窗口因子分析法解析重叠峰.结果表明,信噪比为10的高噪声基本被滤除掉.  相似文献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及测定6种稀土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贵文  刘卫 《分析化学》1996,24(11):1298-1300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8反相柱上,以0.25mol/L液酸作流动相,采用PH梯度,对16个稀土元素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23.
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我国沿海常见的10种赤潮藻,测定了赤潮藻生长过程中藻滤液的三维荧光光谱.用平行因子分析对光谱进行分解,获得每种赤潮藻滤液荧光峰的个数及类型,即每种赤潮藻的特征光谱.在此基础上比较每种藻特征光谱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分析了赤潮藻生长过程中滤液的荧光峰强度和生长阶段的关系,为基于赤潮藻滤液三维荧光光谱的赤潮藻种类识别测定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赤潮藻的特征光谱之间存在差异.在指数生长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峰强度与藻密度呈正相关,说明两类有机物在水体中不断积累;在稳定期和衰亡期,两类有机物的荧光强度迅速增大,这可能是衰老和死亡细胞的破碎释放,以及细菌降解作用所致.平行因子分析可以有效提取赤潮藻的荧光特征,考察了赤潮藻荧光峰强度和生长阶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索姜科植物温郁金不同药材的挥发油色谱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异同.指纹图谱数据由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得,流动相为乙腈-0.20%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0 ℃,光谱记录范围为200~340 nm.应用渐进子窗口比较法对中药温郁金、温莪术及片姜黄挥发油指纹图谱-光谱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经比较,温郁金和温莪术的色谱指纹图谱中,至少分别有15和6种单独的化学成分存在,两者的共有的化学成分有18种;温莪术与片姜黄的共有化学成分13种,而单独存在的化学成分至少分别有4和7种.  相似文献   
25.
将目标因子分光光度法应用于五味子提取液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等三项活性成分的同时测定,介绍了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分析步骤,运用计算机VC 语言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因子分光光度法对样品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8.9%-106.7%之间,样品不经分离即可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6.
居冠之  冯大诚 《化学学报》1986,44(6):623-626
反应体系的势能面,对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反应的机理.原则上,由反应体系的Schrodinger方程的解,可得到体系能量随核间距变化的函数,从而获得势能面.除少数简单反应外,几乎无法精确求得复杂反应体系的势能面.因而,除从头算法外,人们先后发展了计算势能面的一些半经验方法.对某一反应,文献中可能记载好几个势能面,因此,在分析反应或计算反应的各物理量时,应当说明所应用的是何种势能面.我们曾指出,过渡态熵的可靠性,有赖于提供过渡态参数的势能面.本文从下述基元反应  相似文献   
27.
氨基酸混合体系的目标因子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潘忠孝  刘信安 《分析化学》1991,19(7):826-830
  相似文献   
28.
李跑  蔡文生  邵学广 《色谱》2017,35(1):8-13
化学计量学算法为重叠气相色谱-质谱(GC-MS)信号的解析提供了有效手段,但其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需要将数据进行分段处理,然后只对信号的某些区间进行解析,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通量分析。该文结合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MWTTFA)和非负免疫算法(NNIA),建立了一种高通量解析方法。首先,根据所有可能存在的目标组分的标准质谱信息,利用MWTTFA检验复杂信号中存在的组分,并确定目标组分的质谱信息和洗脱时间区域。以得到的质谱信息作为后续计算的输入值,利用NNIA解析得到相应的色谱信息。采用快速升温程序对17种和42种农药混合标准样品的GC-MS信号进行分析,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可在10 min内得到全部组分的色谱和质谱信息。  相似文献   
29.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因子分析计算方法,即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法,避免了对转换矩阵求逆的运算过程,降低了实验误差在计算过程中放大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浓度计算的准确度。用本文方法对La、Ce、Pr、Nd、Sm、Eu、Gd等稀土元素7组份混合物合成样品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
曲加新  何锡文 《分析化学》1997,25(5):539-542
提出一种新的目标转化因子分析,其初始向量的构造基于实际最大差异光谱,无需分离即可从红外混合体系中解析出纯组份光谱。该算法简单易懂,不必迭代,运算量小,应用于模拟及实际体系,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