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7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焦测序技术及其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测序技术是一种新的实时DNA测序技术。它在DNA聚合酶、三磷酸腺苷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4种酶的协同作用下,使引物延伸聚合脱氧核糖核酸(dNTP)释放焦磷酸盐(PP i)、PP i转换三磷酸腺苷(ATP)、ATP产生荧光信号与dNTP和ATP的降解等化学反应偶联起来,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文综述了焦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它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微生物的分型鉴定和基因甲基化检测等遗传分析中的应用,并对焦测序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迄今为止,在RNA分子中发现150多个转录后修饰。研究表明RNA中大量动态、可逆的修饰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够参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因此,了解RNA修饰的动态分布、机制、调控和功能可以扩展人们对生命体调控机制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破译RNA修饰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依赖于对这些修饰的精确检测、定量和定位分析。近10年来,用于RNA修饰的分析方法得到显著发展,促使RNA修饰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该文总结了RNA修饰分析方法的原理、优点和缺点,并对RNA修饰研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化学分析计量》2010,(5):70-70
据《每日科学》近日报道,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技术,可在纳米孔内对DNA进行快速测序,而且价格比较便宜。新方法可为癌症、糖尿病或某些成瘾患者量身绘制个性化基因测序蓝图,提供更加高效的个体医疗。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相似文献   
24.
用QuattroM icro三级四极串联质谱分析常见的20种氨基酸的加钠效果。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氨基酸与钠离子的非共价键结合力很弱甚至没有,但脯氨酸和苯丙氨酸很容易形成加钠离子峰。采用“序列对接法”测出重组人酸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 FGF)C-端肽段的全序列,并确定钠离子的加成位点为该肽段的第6位脯氨酸(6Pro)。通过酸化样品溶液获得无加钠、无序列间隙的该肽全序列,与加钠肽段的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25.
微流控分析芯片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引言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已把现代科学仪器当做信息社会的源头和基础纳入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 ,而分析仪器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最近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充分说明了先进的分析仪器与技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甚至关键作用。面临着 2 1世纪科技发展中提出的众多挑战 ,分析仪器和分析科学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其中一个日益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化学分析设备的微型化、集成化与便携化。当前 ,分析仪器的发展正在出现一个以微型化为主要特征的、带有革命性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当前发展较快的微分析系统中 ,以 1 990年由…  相似文献   
26.
液滴微流控系统在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一强  王玫  高峰  庄俭  唐刚  张亚军 《分析化学》2016,(8):1300-1307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与以实时荧光定量PCR为代表的传统PCR技术相比,数字PCR技术显著提高了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和灵敏度。数字PCR的快速发展与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在数字PCR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期的研究和商业化产品使用的是大规模集成流路微流控芯片,加工过程复杂且价格高昂。近年来,液滴微流控芯片被应用到数字PCR技术中,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102~107个微液滴,每一个微液滴都是最多只含有一个目的基因片段的PCR反应器。 PCR扩增后,通过对单个微液滴的观察计数,就可以获得绝对定量的分析数据。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的液滴微流控系统在数字PCR技术中的应用,以及液滴数字PCR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秦建华  冯应升  林炳承 《色谱》2003,21(5):464-468
对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在基因分析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特别注意到了这种新技术平台在不同类型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中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贡献在临床诊断、法医学鉴定等领域已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邱晓沛  张洪  蒋天伦  罗阳 《化学进展》2014,26(11):1840-1848
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是一种能高选择性地识别并酶切完全匹配的DNA双链或者DNA-RNA杂交双链中的DNA,而对单链DNA和RNA几乎没有作用的核酸酶.DSN酶的上述特点使其在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主要包括全长cDNA文库的均一化、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和高通量测序等.近年来,DSN酶在microRNAs(miRNAs)的检测领域得以长足发展和应用.miRNAs是一组内源性、非编码短序列RNAs,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序列短、丰度低等特点, miRNAs的检测一直是临床难题.新近研究主要基于DSN酶信号放大的特点,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生物传感技术,通过采用不同检测原理如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实现痕量miRNAs检测.本文就DSN酶在miRNAs检测、SNP检测、全长cDNA文库均一化及高通量测序等方面的生物学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
新疆古代居民的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于古代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丝绸之路的中心地段 .这一地区的人群在人类学上呈现出东亚与欧洲之间的混合特征 .由于这一地区处于人际交叉地带 ,地理位置上无天然的屏障 ,且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迁徙、混合和战争 ,仅仅从现代人的遗传特征和核酸序列来推测古代中亚各民族的起源和迁徙必然会受到这些历史过程的影响 ,而使用古 DNA来研究西域古代群体的遗传结构无疑是对这一问题的近距离考察 .本文通过对所采集的样本中的线粒体 DNA进行序列分析 ,为了解新疆各民族的起源、发展、融合与分化的历史轨迹提供了必…  相似文献   
30.
《化学分析计量》2012,(2):54-54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不久前报道,英国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推出GridION和MiniON两款基于新一代DNA测序技术的便携式基因组测序仪,后者仅有U盘大小,可插入电脑USB端口完成测序,价格仅900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