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197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16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5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抗病虫害水稻品系“B5”与籼稻品种“明恢63”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一个187个F8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分子连锁图,对水稻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分别检测到影响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农艺性状2、2、4、4、4个QTLs,并分别解释各表型性状总变异的50.6%、74.9%、34.1%、47.3%和46.2‰.其中,控制抽穗期的Hd-6基因,控制株高的Ph7基因和控制剑叶长的Fll-2b基因分别是效应值较大的主效座位,其余的为微效基因座位。相关性状的QTLs大多聚集在染色体的相近或相同区间,表现出成簇分布的现象。这些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可以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42.
抗氧化剂抗脂质过氧化机制的ES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ADH诱导的心肌线粒体损伤体系为模型,在体外用ESR研究了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抗氧化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SH可部分抑制体系中自由基的生成;SOD与HRP以适当比例共同作用,可完全抑制体系中自由基的生成,较好地防止脂质过氧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为优化抗倒胺结构。合成了30种化合物,用IR,1HNMR及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并进行了水稻发芽试验及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44.
运用DNA荧光探针结合显微荧光术,系统地研究了3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败育过程、时期和特点.结果表明,珍汕97不育系不能完成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马协不育系小孢子可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但不能进入第二次有丝分裂;广丛41不育系部分小孢子可完成第二次有丝分裂,因此可看到许多三核花粉,但因核行为异常而败育.小孢子的败育过程可能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过程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高压处理对高等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萌发过程中经高压处理后的水稻种子的mRNA作为检测子(Tester),以对照样品的mRNA作为驱动子(Driver),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SH)结合镜像选择技术(MOS)构建了高压处理后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诱导表达的差减cDNA文库,并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了580个重组克隆。菌液PCR检测的结果表明这些克隆中的插入片段的大小主要分布在200~1000 bp之间,平均大小约为575 bp,其中单一扩增条带的有效重组克隆数为542个,有效的重组克隆率为93.3%。对部分重组克隆进行测序发现,受高压诱导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到代谢、胁迫响应、转录调控等方面。为高压处理后水稻种子基因表达模式变化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有 pyronine 酚骨骼的二基于 rosamine 的 pH 探针 1a 和 1b 被简单一步舞反应设计并且综合。pH 滴定实验向氢离子在 550-750 nm 附近在在离开上荧光回答附近显示出那探针 1a 和 1b 展览。pK 探查 1a 的 是 8.29,当因为氢,探查 1b 的增加到 12.1 时,在它内结合。选择、竞争的实验显示普通离子和氨基酸没介入他们有氢离子的排放。而且,共焦荧光灯成像证明探查 1a 能在 HeLa 和 Ges-1 房间作为线粒体 biomarker 被服务。  相似文献   
47.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对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S和其矮秆突变体SV14的茎(穗颈下第1节和第2节)蛋白进行了分离, 通过银染显色, 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 选取了26个蛋白质点采用MALDI-TOF-MS进行肽质谱指纹图分析, 最终有12个蛋白质点得到了可靠鉴定. 其中在SV14中相对于株1S上调的仅有OSJNBa0039C07.13 蛋白, 其它蛋白均表现为下调. 这些差异蛋白按照功能可分为4类: (1) 能量代谢相关蛋白; (2) 次生代谢相关蛋白; (3) 调控蛋白; (4) 未知蛋白. 对光合系统Ⅱ氧延伸复合物蛋白质前体2,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UDP-葡糖醛酸脱羧酶对应的基因进行了半定量RT-PCR分析, 发现这几个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不一致, 可能是RNA发生了翻译后修饰而减少了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这些差异蛋白很可能与水稻矮化有关, 为水稻矮秆基因的寻找提供了另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刘莲英  佘益民 《色谱》1993,11(5):323-323
薄层色谱-气液色谱(TLC-GLC)法用于植物类脂及其脂肪酸的分析,不但费时,而且误差较大。近年来多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但关于水稻干胚膜脂的测定未见详细报道。本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水稻干胚膜脂的相对含量,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9.
本试验以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20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平均数、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遗传进度、以及相关遗传进度等的探讨,考察其遗传及遗传相关的动态,为早籼稻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实用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0.
<正> 稻瘟病是世界性的稻作病害之一;也是我国水稻栽培中发生普遍,为害十分严重的一种病害。此病的发生规律、病原的性质,人们对它都曾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由于国内外对稻瘟病的名称不一,尤其是俗称更为繁多。因此,按国际生物命名法,统一应用病菌的学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