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280篇
综合类   19篇
物理学   4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31.
国产西洋参花蕾中挥发油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祥颖  李向高  张宏  韩宇 《分析化学》2001,29(5):542-54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分析了国产西洋参花蕾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鉴定了39个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总含量占52.78%,令人惊奇的是β-金合欢烯独自占了总挥发油的48.675,经与文献中测得不同部位的西洋参及同科属植物人参中的挥发油成分作对照分析,发现都共同的含有唯一相同又恰是所有测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β-金合欢烯,这一结果为阐述人参皂苷的生源合成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2.
蒜头果;挥发油;苯甲醛;化学成分;gc-ms  相似文献   
333.
为解决樟树挥发油易挥发、不稳定的问题,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鲜樟树叶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水蒸气蒸馏法再提取包合物挥发油,紫外光谱法分析包合前后挥发油。硅胶G-CMC薄层色谱法对照包合前后挥发油色谱图。包合前后挥发油紫外吸收光谱与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β-环糊精能稳定包合樟树挥发油,解络后不会引起主要成分的改变。  相似文献   
334.
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智立  刘淑莹 《色谱》1997,15(4):344-34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山东泰山产单叶蔓荆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30多个峰,确认了其中28种成分,占总离子流的95%以上,并对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Δ3-蒈烯,用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GC/FTIR)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35.
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独活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共分离出50个峰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共鉴定了40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 %以上。  相似文献   
336.
三裂叶豚草花序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应用GC-MS方法,鉴定出41种化合物,为探讨豚草对人类致病机理与植物受害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7.
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中药桂郁金与桂莪术挥发油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样品特征峰数据进行奇异值分解,提取第一主成分抽象光谱后,以固定色谱窗口尺寸的另一样品数据构造正交投影阵,用提取的抽象光谱进行投影,移动窗口获取投影残差长度,判定两样品中有无相同的化学成分。经比较,桂郁金和桂莪术的指纹图谱中分别有11和7种化学成分单独存在,两者共有的化学成分有27种。  相似文献   
338.
对比减压和常压条件下提取的柴胡挥发油在成分、含量及药效方面的差异,考察挥发油的品质,优选提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柴胡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再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挥发油中己醛、庚醛、正辛醛和反式-2,4-癸二烯醛的含量检测方法,测定不同压力下提取的柴胡挥发油有效成分含量,通过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  相似文献   
339.
FTIR对不同产地陈皮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鉴别了7个不同产地的陈皮挥发油。结果表明,在红外图谱中,产自广东、广西的陈皮挥发油具有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成分的一组相关峰;而两广区域外的陈皮挥发油在红外光谱图上观察不到该成分的特征吸收峰。其中,两广区域内新会陈皮与非新会陈皮在1 690与1 644 cm-1处的峰高比值有明显差异。该指纹特征可作为陈皮道地药材的一种简单、快速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340.
气相色谱/质谱-化学计量学法分析测定药对桃仁-红花挥发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药对是中药配伍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具有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药对化学是复方化学的核心内容。联用色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是分析中药复方复杂体系的有效工具。采用GC/MS法分离测定了药对桃仁-红花、单味药桃仁和红花的挥发油成分,并对其重叠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进行了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药对桃仁-红花、单味药桃仁和红花分辨出的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其进行定性,分别得到84、27和52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92.06%、89.43%和94%。实验结果表明:桃仁-红花挥发油成分与单味药桃仁和红花的存在较大差别,也不是两者挥发油成分之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