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化学   1022篇
晶体学   103篇
力学   93篇
综合类   91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80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21.
黎华  韩英军  谭智勇  张戎  曹俊诚 《物理学报》2010,59(3):2169-2172
采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了GaAs/AlGaAs束缚态到连续态跃迁结构的太赫兹(THz)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有源区结构,研究了半绝缘等离子体波导THz QCL的器件工艺,采用远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以及探测器测量了器件的电光特性.器件激射频率为32 THz,10 K下的阈值电流密度为275 A/cm2. 关键词: 太赫兹 量子级联激光器 波导 器件工艺  相似文献   
822.
探讨了索氏提取法提取菝葜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工艺对薯蓣皂苷元提取率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提取率不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为50%,固液比为1∶10(g∶mL),提取时间2.5h,提取次数1次,薯蓣皂苷元得率为0.421mg/g。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823.
铁苋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提取剂对铁苋菜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铁苋菜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对铁苋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水、甲醇、丙酮4种提取剂,乙醇的提取效果最好,铁苋菜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80℃、乙醇浓度55%、料液比1∶35g/mL、提取时间为3.0h,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90.82%。铁苋菜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824.
以1-(4-吡啶基)丙酮为原料,与原甲酸三乙酯缩合得1-乙氧基-2-(4-吡啶基)-乙烯基甲基酮,然后再与腈乙酰胺环合得米力农.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总收率为52.5%.  相似文献   
825.
为探索明代初期中国琉璃瓦制作工艺技术水平与工艺特点,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nergy dispers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对安徽凤阳明中都及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69件琉璃瓦样品胎体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热膨胀仪、吸水率测定仪和偏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样品胎体的烧成温度、吸水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与显微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明中都样品胎体根据元素化学组成差异可分为高钙高铁、低钙高铁和低钙低铁三种类型,表明该遗址琉璃瓦样品胎体制作原料可能具有不同来源,同时,部分明中都样品的化学组成与南京明故宫样品较为接近,而上述两处遗址样品与北京故宫样品在化学组成上皆具有显著差异。烧成温度、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明中都琉璃瓦瓷质胎体样品的烧成温度较高,达到了1 141 ℃,且吸水率和显气孔率明显较低,达到了瓷胎的标准,而陶质胎体琉璃瓦样品的烧成温度约为880~1 100 ℃,吸水率和显气孔率较大,且不同样品间差异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明中都琉璃瓦胎体的来源不同,导致不同样品在烧成温度、吸水率、显气孔率等方面差异较大。与北京、南京二处的琉璃瓦样品相比,明中都样品吸水率及显气孔率稍微高于二处,但三处陶胎琉璃瓦样品胎体的烧成温度基本都在1 100 ℃以下。明中都三种不同类型样品胎体显微结构差异较小,矿物颗粒粒径和孔隙大小相近,其中部分石英晶体具有明显的熔蚀边。此外,明中都和明故宫样品的显微结构特点显示两处遗址样品胎体原料加工皆较为精细,原料淘洗和烧结程度较高,琉璃瓦物理性能较好。对明初洪武时期明中都出土琉璃瓦烧制工艺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为了解我国琉璃瓦工艺发展历程、还可对探索明初琉璃制作工艺和明中都营建的组织形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6.
杨航  宋书飘  黄文  何建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11):112001-1-112001-6
为进一步改善超精密表面修形的最终精度、效率与成本,优化超精密自寻位加工的工艺方向与工艺决策过程, 开展了对超精密工件的自寻位加工算法点云融合过程的定量评价研究,提出了基于SVD的自寻位加工算法能力评价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方法建立了点云融合的矩阵表示,分别对平动、转动、复合运动等情况建立了自寻位结果的转换矩阵表示,获得自寻位点云融合转换矩阵;进而对转换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转换矩阵的奇异值列表;最后将列表中最大奇异值用以表征自寻位加工算法的能力。通过对某型超精密叶片在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共计1078组自由放置状态进行分析,发现所提出的评价指标在独立平动和独立转动两种任意放置情况下能够正确地表征自寻位加工算法的工艺能力。对于独立平动情况,自寻位加工算法能够正常定位加工,其最大奇异值也与预设偏差较小;对于独立转动情况,当旋转角度小于45°时,均能够正确地进行自寻位加工,最大奇异值差值也趋近于零,旋转角度超过45°时,算法的自寻位加工能力恶化,这一特性能够被所提指标正确捕捉。对于由平动和转动构成的复合运动而言,所提指标显示约35%的情况能够正确进行自寻位加工,其余情况无法进行正确的自寻位加工。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建立的指标能够正确表征自寻位加工算法能力。  相似文献   
827.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已成功设计研制出800mm口径的大型Nb_3Sn CICC型超导线圈。由于Nb_3Sn CICC型外超导磁体在制作过程中必须经过高温反应热处理,其热处理的质量直接决定外超导磁体的超导性能。本文通过对Nb_3Sn的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最终确定了热处理前布置与安装测温热电偶的工艺方法、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的制定和热处理中杂质气体的控制工艺,以及长时间热处理过程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的工艺处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828.
以江西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了CASS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于不同温度下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氮(NH3-N)、总磷(TP)、总氮(TN)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处于12℃~25℃范围内时,COD与NH3-N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COD出水浓度在26~31 mg·L-1之间,NH3-N出水浓度在3 mg·L-1左右;总磷去除率达到87.1%~94.3%,出水浓度为1.5~3.8 mg·L-1;总氮去除率为57.5%~93.3%,出水浓度介于2.8~17 mg·L-1。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829.
采用基于液质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数据自动解析软件AntDAS-LCHRMS分析了4种不同干燥处理(冻干、热泵烘干、电热烘干、晒干)杜仲叶样本中的化合物。杜仲叶样本数据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采集,经AntDAS-LCHRMS软件解析,共鉴定出71种差异性化合物,经标准品验证确定40种化合物,包括环烯醚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氨基酸类、核苷类、维生素类等9类物质。其中,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识别并验证的化合物有车叶草苷、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车叶草苷酸、京尼平苷等25种化合物。层次聚类分析(HC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均显示,相同处理的杜仲叶样本各自聚成一类,不同处理的杜仲叶样本可明显区分。热图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干燥处理杜仲叶样本中差异性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晒干处理样本中苯丙氨酸及色氨酸等氨基酸类物质的水平较高;冻干及热泵烘干处理样本中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糖类等含量较高;电热烘干样本中核苷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黄酮类物质在冻干、热泵烘干及晒干样本...  相似文献   
830.
在众多天然气液化工艺流程中,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因其流程简单、效率高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混合制冷剂的制冷效率与其组成复杂程度相互约束,使制冷剂的合理配比成为限制MRC液化工艺发展的瓶颈。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选定其组分,通过正交实验获取实验样本,运用HYSYS流程进行模拟计算;以比功耗值作为目标函数,运用SVM法优化分析,最终得到最优混合制冷剂配比。通过对比验证,优化效果显著。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准确性好,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