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40篇 |
免费 | 660篇 |
国内免费 | 118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949篇 |
晶体学 | 50篇 |
力学 | 365篇 |
综合类 | 186篇 |
数学 | 2040篇 |
物理学 | 2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238篇 |
2021年 | 218篇 |
2020年 | 164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196篇 |
2014年 | 376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387篇 |
2011年 | 383篇 |
2010年 | 315篇 |
2009年 | 297篇 |
2008年 | 358篇 |
2007年 | 313篇 |
2006年 | 289篇 |
2005年 | 269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324篇 |
2002年 | 261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231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163篇 |
1997年 | 163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55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120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08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54.
对热等静压(HIP)扩散焊制备的W/Fe/RAFM钢接头进行了正火和回火处理,以恢复其中RAFM钢的组织和性能.采用电子探针微分析器(EPMA)和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对W/Fe界面组织的演化进行了分析,采用剪切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对接头连接性能的演化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正火处理后,RAFM钢中的C... 相似文献
55.
关于自同构作用下的不变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讨论了代数(环)、(双)Hopf代数中自同构作用下不变元素的性质,得到一些新的结果:设A是有限维半单代数,则AutA作用下的不变元属于中心,并且举出反例说明这个性质不能一般化到有限维代数、有限维半单(双)Hopf代数.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60.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可以由自由空间的光直接激发,这也是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优点所在。研究铋化物发光玻璃中纳米银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对铒离子发光的增强效应、进一步的提高铋化物发光玻璃中铒离子的发光性能很有意义。首先,测量了(A)Er 3+(0.5%)Ag(0.5%):铋化物发光玻璃与(B)Er 3+(0.5%):铋化物发光玻璃样品的吸收谱,发现(A)Er 3+(0.5%)Ag(0.5%):铋化物发光玻璃在约600.0 nm处有一个较弱的宽的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吸收峰。同时发现两者都有典型的铒离子的吸收峰,它们的吸收几乎完全一样:在波峰形状、峰值强度和峰值波长等方面都很相近。测量了(A)Er 3+(0.5%)Ag(0.5%):铋化物发光玻璃和(B)Er 3+(0.5%):铋化物发光玻璃样品的激发谱,发现有位于379.0,406.0,451.0,488.0和520.5 nm的5个550.0 nm可见光的可见激发谱峰,和位于379.0,406.5,451.0,488.5,520.5,544.0,651.5和798.0 nm的8个1531.0 nm红外光的红外激发谱峰,容易指认出依次为Er 3+的4I 15/2→4G 11/2,4I 15/2→2H 9/2,4I 15/2→(4F 3/2,4F 5/2),4I 15/2→4F 7/2,4I 15/2→2H 11/2,4I 15/2→4S 3/2,4I 15/2→4F 9/2和4I 15/2→4I 9/2跃迁的吸收峰,通过测量发现(A)Er 3+(0.5%)Ag(0.5%):铋化物发光玻璃相对于(B)Er 3+(0.5%):铋化物发光玻璃样品的可见和红外激发谱的最大增强依次分别是238%和133%。最后,测量了它们的发光谱,发现有位于534.0,547.5和658.5 nm的三组可见发光峰,容易指认出依次为Er 3+的2H 11/2→4I 15/2,4S 3/2→4I 15/2,4F 9/2→4I 15/2荧光跃迁。还发现红外发光峰位于978.0和1531.0 nm,依次为Er 3+的4I 11/2→4I 15/2和4I 13/2→4I 15/2的荧光跃迁。通过测量发现(A)Er 3+(0.5%)Ag(0.5%):铋化物发光玻璃相对于(B)Er 3+(0.5%):铋化物发光玻璃样品的可见和红外发光谱的最大增强依次分别是215%和138%。对于银表面等离激元增强铒离子发光的机理,认为主要为纳米银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造成金属纳米结构附近产生的局域电场的强度要远大于入射光的电场强度,从而导致了金属纳米结构对入射光产生强烈的吸收和散射,进而导致了荧光的增强;即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局域场的场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