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0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纯化小麦液泡膜H -ATPase,测定了纯化的小麦液泡膜H -ATPase 受Mg2 和Ca2 双重激活的特性及两种激活状态下酶的特性. Mg2 激活时酶水解活性受DCCD的抑制,受磷脂酰丝氨酸(PS)影响明显,ATP水解和泵质子活性相偶联.而在Ca2 激活时酶水解活性不受DCCD抑制,受PS影响微弱,Ca2 激活时ATP水解与泵质子活性解偶联. Mg2 和Ca2 对小麦液泡膜H -ATPase的激活作用不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13.
以适当浓度稀土溶液处理小麦后,其光合和氧化磷酸化的磷氧比(P/O)、光合控制(Pc)、呼吸控制(RC)、状态3.4光合和呼吸速率(S3.S4)与对照样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状态2(S2)光合和呼吸速率提高,差异极显著。说明小麦用最适浓度稀土处理后,对其光合和呼吸的磷酸化机构和功能膜影响不大,但显著促进了光合和呼吸速率(S2),从而促进了电子传递链的活性,使ATP形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小麦茎秆的抗弯复合材料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小麦茎秆的抗弯性能和获得茎秆材料常数,本文首先对小麦茎秆进行了四点弯曲的试验研究。在试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小麦茎秆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植物材料的正交异性和管壁分层力学参数的变化等情况。本文还将Brazier屈曲理论引入小麦茎秆抗弯性能研究中,使用双层复合材料圆柱壳模型,分析得到了纯弯曲时小麦茎秆的曲率弯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小麦茎秆的抗弯行为;局部屈曲是影响小麦茎秆的抗弯性能的重要因素;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致瘤农杆菌能够转化大麦和小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到现在,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谷类作物的基因工程还没有合适的载体系统。本文首次报道了致瘤农杆菌T37,A208和B63个菌种能够感染大麦和小麦的部分品种,形成突起和肿瘤。并且发现,酚类化合物乙酰丁香酮对转化有促进作用。另外,在合适的植物组织接种农杆菌也是转化成功的关键。文中讨论了农杆菌的宿主范围以及Ti质粒作为禾谷类作物基因工程载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孟朝妮  刘成  贺军民  佘小平 《光子学报》2005,34(12):1868-1871
依据增强UV-B辐射、NaCl胁迫及其复合处理不同天数,分别测定各处理小麦幼苗第一片真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肉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叶绿素含量、黄酮含量和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发现NaCl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均明显降低小麦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和NaCl胁迫相较, NaCl+UV-B辐射对小麦幼苗上述指标无进一步降低效应.增强UV-B辐射、NaCl胁迫及其复合处理均促进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和黄酮含量提高.说明了增强UV-B辐射降低小麦幼苗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而NaCl胁迫减轻了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鲁麦2号小麦的产量结构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用正交优化的方法,探讨了鲁麦2号小麦产量结构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第一个小麦离体诱变新品种—核组8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9.
木文采用大功率高频聚焦超声实验设备和激光设备作为辐射源,进行了声光迭加照射小麦6811(1)—81品系的试验。经过四年(1982年—1985年)田间试验的结果和分析,初步看到,声光对小麦后代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数量性状有较明显的差异和提高,超声与束射激光迭加照射小麦后的各项指标超亲较为明显。这说明声光迭加辐射对农作物的育种是有一定效果的。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我国战略性储藏粮食品种,但小麦易受霉菌感染而发生霉变,影响其食用安全。加强小麦有害霉菌侵染程度的早期检测是控制其危害的需要措施。然而,现有的平板计数和荧光染色等检测方法,普遍存在前处理繁杂、时效性差等不足。故此,拟运用阵列式光纤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霉变小麦的实时在线检测方法,并为进一步开发粮食品质与安全在线检测装备提供参考。小麦样品经辐照灭菌后分别接种五种谷物中常见有害霉菌:串珠镰刀菌83227、层出镰刀菌195647、雪腐镰刀菌3.503、寄生曲霉3.3950和赭曲霉3.3486,并置于28 ℃和85%相对湿度环境中储藏7 d以加速霉变。在样品储藏的第0,1,3,5和7 d,运用阵列式光纤光谱仪和漫反射探头在线采集样品的漫反射特征光谱,并依据国标平板计数法测定样品菌落总数水平。光谱采集步骤为:在线检测平台上,设置样品运动速度0.15 m·s-1和光谱仪积分时间20 ms,采集波段为600~1 600 nm,重复测量3次。然后,首先对小麦原始光谱进行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导数变换等预处理以消除光谱噪音;随后,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受不同霉变程度(储藏阶段)的小麦样品进行区分;最后,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建立小麦有害霉菌侵染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模型。小麦在储藏期内经历未霉变、开始霉变和严重霉变三个阶段。原始和二阶微分光谱显示霉菌侵染引起小麦光谱特征发生显著改变,PCA结果表明不同储藏阶段(霉变程度)小麦样品存在一定分离趋势。利用前十个主成分得分建立的LDA判别模型,对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样品的识别率达90.0%以上。结果表明:小麦样品菌落总数的PLSR定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R2p)为0.859 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401 Log CFU·g-1,相对分析偏差(RPD)达2.65。应用阵列式光纤光谱仪结合计量学方法在线评估小麦霉变具有一定可行性。下一步研究中,应扩大样品量,补充自然霉变及受更多代表性霉菌侵染的小麦样品,以不断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和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