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0篇
  免费   959篇
  国内免费   745篇
化学   2522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712篇
综合类   168篇
数学   692篇
物理学   182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无介质微波作用下酮与稳定叶立德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酮与稳定膦叶立德在家用微波炉中加热,在无任何溶剂或固体介质条件下,4.5min之内完成反应,得到了良好产率的Wittig反应产物,较之液相苯中回流反应的传统方法,此法具有时间短、操作步骤简单、无毒害等优点,同时使一些在传统方法中与稳定叶立德不反应或难反应的酮得以进行并有较好收率。此外,在得到α,β-不饱和酯的同时,还发现了少量重排产物β,γ-不饱和酯,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推测与证明。  相似文献   
22.
基于悬臂梁调谐技术的光纤光栅无源振动监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采用匹配光纤光栅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振动信号无源监测装置.该装置利用悬臂梁调谐技术能够将微小振动信号转化为光电探测器可探测的光强信号,利用示波器实现实时监测.实验中对振幅为3mm的简谐振动信号进行了监测,测量结果与振动频率一致,可测量7~20Hz的振动,信噪比不低于14.9dB.监测频率受限是因为悬臂梁的性质,如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采用齿轮组对转子进行减速,该装置可探测更高的频率.  相似文献   
23.
将介观无损耗传输线中的驻波场看成作相对运动的两列同频率的行波的叠加,此电路量子化后成为两个频率相同、不同模的光子场。计算和分析了激发相干态下电压和电流梯度的量子涨落,指出了双模传输线与一般的LC电路、双模传输线与单模传输线量子涨落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4.
设G是2-连通图,c(G)是图G的最长诱导圈的长度,c′(G)是图G的最长诱导2-正则子图的长度。本文我们用图的特征值给出了c(G)和c′(G)的几个上界。  相似文献   
25.
采用差示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氯柱硼镁石在30℃下浓度为0.5,12和18%MgCl_2水溶液中溶解及相转化平衡饱和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FTIR光谱。给出了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FTIR光谱振动频率的归属,515cm~(-1)为单和二硼氧配阴离子特征峰,630cm~(-1)为三硼氧配阴离子特征峰,550cm~(-1)为四硼氧配阴离子特征峰。对饱和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以及与相转化析出固相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
同轴双无衍射光的理论与实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斌 《光学学报》2003,23(12):460-1463
提出同轴双无衍射光的概念。如果两束汇聚角略有不同的同轴无衍射光同时存在,则它们相互之间叠加干涉后产生一种纵向呈周期变化的光场结构,这是一种新的光束空间分布,这种光束在横向仍是一种同心环光斑,可用于精密对准。而在不同纵向位置,这些同心环的强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周期性变化的。同轴双无衍射光的轴向周期性可用于沿光束传播方向的定位。文中提出了双环缝法、分段圆锥透镜法、正弦相位环光栅法等实现同轴双无衍射光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分析了同轴双无衍射光的横向与纵向传播的衍射光斑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的结果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27.
张克丛  张红 《结构化学》1995,14(5):389-392
本文仅当前设计无对中心的机功能晶体,作了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28.
 穆斯堡尔在阅读自己关于191Ir共振的第一篇文章时突然意识到,他可以直接由多谱勒位移实验来确定自然宽度的谱线--他预见到会有一场竞争.他把文章送到在他看来“没有多少人阅读的德文《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当立即有二百多人来索取复印本时,他“迅速意识到这竟是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他因发现这种“无反冲γ射线共振吸收效应”,获得1961年诺贝尔物理奖.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生于1929年1月31日.他在一些工业实验室花费了一年时间,后来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1952年完成学位课程,1954年完成了他的论文.1955-1957年,他到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9.
NCD系统的数学建模与稳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有限齐次马尔科夫链对NCD(无索赔折扣)系统建模,严谨地证明了,任一NCD系统皆存在唯一的平稳分布。此外,给出了求解这一平稳分布的一般算法,并揭示了此平稳分布的结构。特别地,对两类给定的折扣类转移法则,还给出了平稳分布的显式。  相似文献   
30.
基于多站测向定位提供的目标辐射源方位角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测向定位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序贯蒙特卡罗的粒子滤波技术,对目标辐射源方位信息进行粒子滤波融合处理,实现了对机动目标辐射源的无源定位跟踪.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适用于非线性模型和非高斯噪声的目标跟踪,与传统的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多传感器融合跟踪算法相比,定位跟踪更为精确,从而对提高战场电子目标定位跟踪和精确打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