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化学   52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一类阴离子簇合物,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和尺寸大小的可调变性,在电化学、催化和药学等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制备了多酸Co(C15N6H12)2[PW12O38]·5H2O(Co[PW12O38])修饰碳糊电极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循环伏安法以及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多巴胺的传感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其制备条件和检测条件分别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传感器对多巴胺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检测能力.多巴胺的线性响应范围为8.0x10-6 mol·L-1至3x10-5 mol·L-1,灵敏度为0.039 μA·(μmol·L-1)-1,检出限(S/N=3)为5.4 x10-6 mol·L-1. 制备的多酸修饰碳糊电极用于检测多巴胺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并且对抗坏血酸、尿酸等常见的干扰物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多酸修饰的碳糊电极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成本低,传感性能良好,对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多巴胺具备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12.
聚氨基-β-环糊精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合成的6-氨基-6-脱氧--βCD在玻碳电极上制备聚合物膜(PACD),用循环伏安法研究PACD对多巴胺(DA)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显示,在pH 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在4×10-7~1.5×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21,检出限为2.3×10-7mol/L。  相似文献   
513.
流动注射协同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多巴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在碱性介质中,盐酸多巴胺和单宁协同促进KIO4氧化鲁米诺反应而产生发光,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多巴胺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盐酸多巴胺的线性范围为2.0×10-10~6.0×10-8g/mL,检出限为1.17×10-10g/mL,对于8.0×10-10g/mL盐酸多巴胺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2%。方法可应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和尿样中盐酸多巴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514.
玻碳电极的阳极化预处理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玻碳电极(GCE)循环伏安扫描预处理及其应用。阳极化预处理的电极对多巴胺(D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显著增强DA的电流响应。与裸GCE相比,此电极上DA的氧化峰电位负移了350mV、还原峰电位正移了300mV。在最佳条件下,DA浓度在4.1×10-7~1.0×10-5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检出限为1.0×10-7mol/L。该电极制作简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15.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选择性识别及电催化检测多巴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小平  常川  李建平 《化学学报》2013,71(6):951-956
多巴胺为模板分子、溴酚蓝为单体, 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分子印迹膜. 洗脱后重新吸附多巴胺分子, 同时利用聚溴酚蓝膜对多巴胺氧化的电催化作用, 对多巴胺进行定量分析. 多巴胺在0~1.2×10-6 mol/L浓度范围内与电流变化值有线性关系. 由于印迹膜的催化作用, 检出限达1.62×10-10 mol/L. 该传感器可用于选择性测定多巴胺, 抗坏血酸和尿酸等共存物不干扰测定. 利用该传感器直接测定了血清中多巴胺含量, 回收率在95.2%~103.0%之间.  相似文献   
516.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在硅(100)衬底上制备了(111)占优的掺硼金刚石(BDD)薄膜,研究了压强对薄膜生长的影响,在压强为5500Pa时得到了(100)占优的金刚石薄膜,并用SEM、XRD及拉曼光谱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薄膜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掺硼金刚石膜具有较好的成膜质量.霍尔测试表明BDD的电阻率为0.0095Ω·cm,载流子浓度为1.1×1020 cm-3;研究了BDD薄膜电极在硫酸钠空白底液、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和多巴胺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CVs),发现该金刚石薄膜电极在硫酸钠中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约为4V)、接近零的背景电流和良好的可逆性,利用BDD电极检测多巴胺溶液,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值和较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BDD电极在电化学检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1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嵌入式修饰方法,将制备出的氧化锌纳米棒嵌入到石墨电极中制成修饰电极。 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和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显示出良好的响应,不仅使峰电流增加,并使多巴胺的氧化峰电位负移68 mV。 该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电子转移数n=2,电子转移系数α=0.48。 多巴胺的脉冲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7~1.0×10-4 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S/N=3)。 对1.0×10-5 mol/L的多巴胺平行测定8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2%。 用本法测定了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中多巴胺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4.83%~104.5%。  相似文献   
518.
在包裹了聚电解质的碳酸钙微球上原位聚合苯胺,形成导电性良好的聚苯胺-聚电解质-碳酸钙(PAN/(PEs)6/CaCO3)微球。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聚电解质层对碳酸钙微球形貌的影响,以及苯胺单体加入量对碳酸钙-聚电解质-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 并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 该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上,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氧化显示了较强的催化能力,与碳酸钙修饰电极相比,其氧化峰电位负移了130 mV,平行制作5支修饰电极测定4.0 mmol/L多巴胺,相对标准偏差为4.2%。 该复合材料制备简单、重现性良好,可以构建测定多巴胺的传感器。 线性范围0.5~10.0 mmol/L,检测限0.2 mmol/L(3S/N)。  相似文献   
519.
好斗、逃学等不良行为的产生不但是一种心理的作用,而且还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有关.一些内源性化学物质在人体中含量的多少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例如:钙可使人镇静;镁能减轻心理压力;锌与记忆和智力有关;多巴胺能使人产生快感等.  相似文献   
520.
基于多巴胺自聚合及肝素固定改善钛的血液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巴胺自聚合及肝素固定的方法对纯钛进行表面修饰, 以改善其血液相容性. 采用水接触角测量、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甲苯胺蓝法(TBO)等方法对所修饰的材料进行了表征. 采用溶血实验检测了材料的溶血性能, 并结合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试和血小板黏附实验对所修饰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多巴胺能够在钛表面实现自聚合, 肝素可以共价接枝在聚多巴胺层上, 经肝素修饰后的材料的表面亲水性显著提高, 而且具有较低的溶血率, APTT时间显著延长, 血小板的黏附数量和被激活程度也显著降低. 因此, 纯钛经多巴胺自聚合以及肝素接枝修饰后的血液相容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有望成为具有抗凝血功能的新型心血管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