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46篇
综合类   15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比较了乳糖等3种双糖或核糖等3种单糖及其复配物对近中性范围共轭亚油酸(CLA)形成脂肪酸囊泡(FAV)的影响. 用激光丁达尔效应确定FAV的pH窗口及各相区,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动态光散射表征其形貌和尺寸, 用浊度法研究了其稳定性, 用等温滴定量热证明各种糖及其复配物与FAV表面的弱非共价键合作用, 并经理论计算获得结合能. 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 各种糖及其复配物均可以双向拓宽CLA形成FAV的pH窗口, 且拓宽其近中性pH窗口的能力按照双糖<单糖≈双糖/单糖≤单糖/单糖的顺序依次增强. 主要归结为单糖在FAV表面的强竞争吸附, 以及双糖可能因多结合位点吸附而减少其自由羟基与环境水分子的缔合作用, 从而影响多羟基小分子依靠自由羟基增强囊泡表面亲水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蒽醌衍生物与β-胡萝卜素自由基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剑  李兆陇  洪啸吟 《化学学报》2004,62(12):1095-1100,MJ01
在均相体系中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偶氮二异丁睛(AIBN)引发的亚油酸(LH)过氧化反应,发现蒽醌(AQ)、1,2-二羟基-9,10-蒽醌(AQ1,2-OH)、1,8-二羟基-9,10-蒽醌(AQ1,8-OH)和β-胡萝卜素(β-C)对LH过氧化均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协同效应.膨胀计法研究表明AQ,AQ1,2-OH,AQ1,8-OH和β-C对AIBN引发的苯乙烯自由基本体聚合均有阻聚作用,并发现AQ,AQ1,2-OH和AQ1,8-OH与β-C间存在明显的协同阻聚作用.  相似文献   
33.
螺旋藻中亚油酸和γ-亚麻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螺旋藻中有效成分亚油酸和γ-亚麻酸的含量。选择以石油醚为溶剂,用索氏法提取样品,以十七酸为内标物,在提取物的正己烷溶液中加入H2SO4-CH3OH(体积比1:9)甲酯化试剂适量,在70℃恒温水浴中甲酯化反应10min,用气相色谱测定含量。亚油酸甲酯线性方程为Y=2.6x-0.0119,r=0.9999,加标回收率为108.4%;γ-亚麻酸甲酯线性方程为Y=2.416x-0.0  相似文献   
34.
尿素包合法分离纯化葵花籽油中亚油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葵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丰富,为制备共轭亚油酸的优良原料。本文采用尿素包合法自葵花籽油脂肪酸中分离纯化亚油酸,分析研究包合温度和时间、脂肪酸/尿素/甲醇比(W/W/V)等条件对亚油酸得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油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为63.92%;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包合温度-5℃、包合时间24 h、脂肪酸/尿素/甲醇比(W/W/V)1:1:5。纯化后亚油酸得率为71.14%、产品纯度为92.12%。  相似文献   
35.
嗜酸乳杆菌发酵产亚油酸异构酶培养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产亚油酸异构酶为指标,鉴定从泡菜中分离的嗜酸乳杆菌L1,对产酶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配比和表面活性剂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最后得到了优化后培养基,其组成为: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牛肉膏15g,葡萄糖20g,无水乙酸钠2.5g,柠檬酸二铵3g,Tween-801.5mL,MgSO40.14g,MnSO4.H2O0.3g,K2HPO4.3H2O1.31g.经发酵验证:培养基经优化后产酶是未优化前的1.32倍。  相似文献   
36.
本实验以亚油酸为材料,分别采用过氧化产物检测法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亚油酸的自氧化过程进行监测,从氧化反应的中间产物和底物的结构变化两个角度,对亚油酸的自氧化过程进行分析。为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机理研究提供实验证据。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技术能够用来研究单分子物质的结构变化,随着自氧化过程的进行,亚油酸的拉曼光谱在谱型和峰强方面都有所变化,能够反映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其时间效应与采用TBA和共轭二烯法测定时的时间效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7.
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高内相共轭亚油酸(CLA)的水包油(O/W)乳液, 并通过热引发乳液聚合反应得到共轭亚油酸低聚体(oligo-CLA); 将oligo-CLA用于自组装脂肪酸囊泡(FAV).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激光光散射表征结果均表明, 在pH=8.6~13范围内得到了囊泡粒径为10~30 nm的FAV, 此结果对提高FAV的pH适应性具有理论意义. 自乳液聚合实验结果表明, 该高内相自乳化/热引发低聚反应策略可以使浓度高达75.3%(质量分数)的CLA完成无外加表面活性剂乳液聚合, 并使共轭双键总自交联率达到33%且控制oligo-CLA的平均聚合度约为6, 对规模化生产oligo-CLA及构筑FAV具有实用价值. 与CLA相比, oligo-CLA具有更好的低温溶解性, 由其自组装的FAV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如耐酸性和抗钙皂能力, 而且显示出较好的钙响应囊泡体积膨胀率; 以极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 40或AEO2辅助oligo-CLA形成的杂化囊泡具有更宽的pH适应性. 因此, 所制备的FAV在药物释放体系、 日用化学产品、 家用洗涤剂和个人护理产品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产品是以红花籽油为原料,通过共轭化反应将其中的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1-2],然后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生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3-4]。卫生部2009年第12号公告批准其作为新资源食品,可以直接服用或者添加到脂肪、食用油和乳化脂肪制品中。目前,国内外对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制备、萃取和合成方面[5]。  相似文献   
39.
单十二烷基磷酸酯辅助共轭亚油酸的囊泡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共轭亚油酸(CLA)为模型脂肪酸,与安全、温和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十二烷基磷酸酯(MLP)进行复配,动态激光光散射和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CLA在中性至弱酸性环境中仍然能够囊泡化.通过pH滴定曲线研究了CLA和MLP 2种分子的荷电物种随pH值的变化规律,据此分析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并推断经MLP辅助CLA能够在中性至弱酸性环境中囊泡化的动因是CLA-MLP间的氢键或离子-偶极作用.  相似文献   
40.
采用HP-8452A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乙酯、α-亚麻酸、α-亚麻酸乙酯在紫外和可见区的吸光度,绘制了样品在紫外区和可见区的吸收谱图,从物理光学透明体颜色形成原理的角度,对比了最大吸光度值和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减压蒸馏出了无色的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油酸乙酯,从而得出结论: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应当是没有颜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