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7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97篇
化学   51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465篇
综合类   75篇
数学   1163篇
物理学   8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Physics letters. A》2020,384(1):126037
In bosonic fields, Gaussian states, which consist of a rather wide family of states including coherent states, squeezed states, thermal states, etc., have many classical-like features, and are usually defined from the mathematical perspective in terms of characteristic functions. It is well known that some special Gaussian states, such as coherent states, are minimum uncertainty states for the conventional Heisenberg uncertainty relation involving canonical pair of position and momentum observables. A natural question arises as whether all Gaussian states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minimum uncertainty states. In this work, we show that indeed Gaussian states coincide with minimum uncertainty states for an information-theoretic refinement of the conventional uncertainty relation established in Luo (2005) [40]. This characterization puts Gaussian states on a novel basis of phys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22.
《Physics letters. A》2020,384(2):126061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n unidimensional continuous-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CV-QKD) protocol with discrete modulation, which waives the necessity in one of the quadrature modulations and further simplifi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V-QKD protocol. On the basis of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relation, we analyze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unphysical and physical region. Besides, we utilize a novel proof approach to achieve a lower bound valid of transmission distance. This scheme shows an available method to further simplifi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KD.  相似文献   
123.
硫醇和硫醚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拓扑化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王克强  胡英 《有机化学》1997,17(3):230-233
根据分子拓扑学原理, 用染色因子标识原子性质的差异, 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含原子分子体系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的新方法。据此探讨了硫醇和硫醚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提出一个既能合理表征结构性能关系, 又能预测沸点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4.
综合考虑宏细观缺陷的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节理岩体同时含有节理、裂隙等宏观缺陷及微裂隙、微孔洞等细观缺陷的客观事实, 提出了在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中应同时考虑宏细观缺陷的观点。为此, 首先对基于细观动态断裂机理的经典岩石动态损伤本构模型—TCK(Taylor-Chen-Kuszmaul)模型进行了阐述, 其次基于Lemaitre等效应变假设推导了综合考虑宏细观缺陷的复合损伤变量(张量), 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讨论了载荷应变率及节理条数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在不同载荷应变率下试件在变形初始阶段是重合的, 而后随着应变的增加, 试件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及总应变均随载荷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节理条数的增加, 试件峰值强度逐渐降低, 但降低趋势逐渐变缓并趋于某一定值。上述研究结论与目前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说明了本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5.
动态压缩荷载作用下,脆性岩石内部动态细观裂纹扩展特性,对岩石宏观动态力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对岩石内部动态细观裂纹扩展与宏观动态力学特性的关系研究较少。基于准静态裂纹扩展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准静态与动态裂纹扩展断裂韧度关系、裂纹速率与应变率关系模型及应变率与动态断裂韧度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观力学的动态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其中裂纹速率与应变率关系,是根据裂纹长度与应变关系的时间导数推出;应变率与动态断裂韧度关系,是根据推出的裂纹速率及应变率关系,与裂纹速率及断裂韧度关系相结合而得到。研究了应变率对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及动态压缩强度影响。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讨论了岩石初始损伤、围压、模型中参数m、ε0和R对应力-应变关系、动态压缩强度和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动态压缩荷载作用下深部地下工程脆性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6.
苑忠慧  仲政 《力学季刊》2022,43(3):482-489
皮肤组织作为富含纤维的非均匀材料,具有复杂的力学特性.皮肤组织在循环加载作用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加载过程的应力响应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不随循环次数增加而改变的稳定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应力软化行为.本文对加载过程中纤维的延展机制对宏观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在外界载荷较小时该机制主导了宏观层次上的应力软化行为,随着外界载荷的增大,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损伤的演化开始产生影响,而且此时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由两种机制共同影响,据此建立了连续介质模型,将宏观尺度上应力软化行为和微观结构的演化相关联.将所获得的应力响应理论结果与猪离体头部皮肤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皮肤组织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应力软化行为.  相似文献   
127.
各向异性本构关系在板料成形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几种能表达面内各向异性的屈服准则Hill、Barlat-Lian、Barlat进行了比较。以弹性变形服从各向同性广义虎克定律的情况下,给出了基于张量算法推导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的一般表达式,并由此导出了相应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显式表达。借助ABAQUS软件本构模块用户子程序接口,分别实现了这些屈服准则在ABAQUS的嵌入。以模拟方形盒的拉延过程为例,分析了不同的屈服准则在板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弹塑性本构关系一般表达所列出的相应屈服准则的显式表达式是正确的;在采用壳元来模拟板料成形时,采用Barlat准则的模拟结果和采用Barlat-Lian准则的结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8.
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的颗粒流模拟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周健  池永 《固体力学学报》2004,25(4):377-382
基于颗粒流理论,引入不同的颗粒接触连接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了砂土和粘性土的颗粒流模型.通过颗粒流数值模型试验,对砂土和粘性土的室内平面应变试验及其剪切带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下颗粒流试样与室内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本再现了砂土和粘性土试样应力.应变关系.通过砂土和粘性土PFC试样剪切带模拟表明,当围压较小时试样内部颗粒位移量小而且分布范围较广,当围压增大时,试样内部颗粒位移量也增大,而且发生较大位移颗粒的分布范围趋于集中,同时随着围压的增大试样内部形成明显的剪切带.无论砂土还是粘性土的PFC试样,随着围压的增加剪切带的形状趋于集中,而且剪切带宽度在减小.在围压很小时,试样内形成大的破坏区域,在围压较大时出现明显的线破坏区.这些规律基本与室内试验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29.
Appling Mindlin's theory of thick plates and Hamilton system to propagation of elastic waves under free boundary condition, a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was given. Dispersion equations of propagation mode of strip plates were deduced from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It was compared with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that was gained through solution of thick plate theory proposed by Mindlin. Based on the two kinds of theories, the dispersion curves show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region of short waves, and the cutoff frequencies are higher in Hamiltonian systems. However, the dispersion curves are almost the same in the region of long waves.  相似文献   
130.
含非贯通裂隙岩体是自然界中岩体的主要赋存形式,其裂隙几何特征对岩体的强度及变形均产生显著影响。应变率对岩体的损伤演化及黏滞效应也具有显著的率相关性。首先,运用模型元件的方法,将非贯通裂隙岩体动态破坏过程视为具复合损伤、静态弹性特性、动态黏滞特性的非均质点组成,对黏弹性响应的Maxwell体进行改进,将细观损伤体与裂隙损伤演化的宏观损伤体根据等效应变假设并联组成宏细观复合损伤体,构建综合考虑岩体宏细观缺陷的动态损伤模型;其次,基于断裂力学及应变能理论,对岩体宏观裂隙动态扩展的能量机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初始裂隙应变能、裂隙动态损伤演化过程应变能、裂隙闭合应变能,得到裂隙岩体宏观动态损伤变量计算公式;最后,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利用模型讨论了裂隙倾角、应变率、岩石性质对岩体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