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化学   706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998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319篇
物理学   46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Polysiloxane/polyolefin copolymers have drawn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and emerged as a new group of functional polyolefin since they possess distinctive properties and find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areas (eg, compatibilizer, processing aid and surface modifier). However, traditional routes to synthesize polysiloxane/polyolefin copolymers generally require multi‐step labor‐consuming procedures. Herein, we report a novel one‐step synthesis of polydimethylsiloxane graft polyethylene (PDMS‐g‐PE) mimics. It was found that PDMS‐g‐PE mimics, namely vinylmethylsiloxane‐dimethylsiloxane‐(C30‐45 alkyl)methylsiloxane copolymers (short for VD‐AMS), could be formed via a one‐step synthetic procedure based on the siloxane equilibrium process between silanol‐terminated vinylmethylsiloxane‐methylsiloxane copolymer and (C30‐45 alkyl)methylsilicone.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VD‐AMS were characterized unambiguously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VD‐AM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a plausible mechanism for the synthesis of VD‐AMS was propos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icrographs showed that VD‐AMS could function as an efficient compatibilizer for immiscible PE/silicone blend. Given that the precursors of VD‐AMS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with low prices and that VD‐AMS can be easily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we believe VD‐AMS can represent as a competitive potential compatibilizer due to its relatively low cost.  相似文献   
102.
以十六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铜负载量的Cu-HMS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反应的催化性能.同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低温吸附脱附、红外光谱(FI-IR)、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及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铜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影响很大.实验结果表明,以20%铜负载量制备的Cu-HMS催化剂催化性能优势明显.在反应温度为205℃、压力为2.0 MPa、氢酯比为80 mol/mol及液时空速为0.4 h-1的条件下,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接近100%,乙二醇的选择性高达98.11%.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光还原沉积法, 利用氧空位诱导作用, 在Ni掺杂的缺陷态TiO2纳米管阵列(TNT-Ni)上得到金属 Pd含量不同的Pd-TNT-Ni催化剂.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紫外-可见 漫反射(UV-Vis DRS)、 表面光电压(SPV)、 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 探究了Pd与Ni掺杂的缺陷态TiO2纳米管阵列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对其光吸收特性和载流子分离及传输效率的影响, 阐明了强相互 作用对材料光催化活性的调控机理, 提出了Pd增强Pd-TNT-Ni光催化性能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通过光还 原法制备的Pd纳米颗粒尺寸为10~20 nm的Pd120-TNT-Ni样品的光响应值为4.22 mA/cm2, 是未负载Pd样品光 响应值(1.14 mA/cm2)的3.7倍, 其具有最佳的平均产氢速率(5.16 mmol·g?1·h?1), 是TNT样品平均产氢速率 (0.45 mmol·g?1·h?1)的12倍, 表明Pd与缺陷态TiO2纳米管阵列之间的强相互作用驱动了载流子的分离及传输, 且Pd作为电子捕获势阱及反应活性位点, 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4.
水平圆管中受压扭作用管桩屈曲后的解析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建立了考虑自重、受水平圆管约束的管柱在压担组合作用下的屈曲方程:此方程为四阶强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难以直接精确求解;通过管柱的正弦屈由分析,找到了方程中的小参数;利用小参数摄动法求解了强非线性屈曲方程,得到了管柱螺旋屈曲后的实际屈曲构形解析解,由此可进一步得到管柱发生螺旋屈曲的临界载荷;所得解析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及本文结果退化后与文献中的相关结果比较都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5.
对无限大三维均质弹性体中任意平片裂纹的超奇异积分方程,巧妙地引入椭球坐标系和利用裂纹表面位移间断人有平方根的特性,获得了受任意方向均布压力作用下椭圆平片裂纹问题的超奇异积分方程的解析解。运用这些解析解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定义,得到了裂纹前沿Ⅰ型、Ⅱ型和Ⅲ型和应力强度因子的精确表达式,所得结果与现有精确解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6.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动力响应及破坏形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的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作了改进。根据压区理论得到混凝土的平均剪应力和平均剪应变关系,建立了能反映箍筋的抗剪作用的材料模型;此外,对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响应现象进行了描述,以准确地预测梁破坏时不同位置截面上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及破坏情况。应用改进的材料模型,对爆炸荷载作用下的五个钢筋混凝土试验梁的动力响应和破坏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值方法能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弯剪和剪切等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宽音频自动扫描加载的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对多层粘接板结构进行了时实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同时测定板的多个位置、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缺陷,迅速准确地对多层粘接板结构质量作出判断,同时根据到试过程中记录的共振频率等各种信息,可以进一步对被测部分的振动位移及缺陷深度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8.
不同倾角预制裂纹缺陷与运动裂纹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运动裂纹与不同倾角预制裂纹缺陷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方法对含不同倾角预制裂纹缺陷的三点弯曲梁进行冲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预制裂纹缺陷尖端均产生了次生裂纹;当运动主裂纹与预制裂纹缺陷贯通时,次生裂纹不会立即起裂,而是经过0~10 μs的能量积蓄后,次生裂纹才起裂;运动主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峰值与次裂纹起裂时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均随预制裂纹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9.
变温下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九生  黄兴 《实验力学》2007,22(6):612-616
利用Zwick020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天然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单向拉伸的大变形力学行为。得到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材料的破坏条件,由此分析了高温和低温的温度变化条件及加载速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天然橡胶材料在大变形条件下的温度和加载速率敏感特性。同时利用实验结果拟合出材料的应变能函数,并应用热超弹性模型对材料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仅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吻合得较好,因为材料软化或硬化,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情况下二者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10.
T形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了型钢混凝土(SRC)柱承载力计算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针对T形型钢混凝土柱, 结合中国现行规范,分析了此种柱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提出T形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极 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一T形型钢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结果表明与 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