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化学   6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568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09篇
物理学   25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用端面摩擦试验机考察了几种镶嵌用固体润滑剂及添加剂在常温条件下对锡青铜轴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法、俄歇电子能谱法分析了摩擦表面转移膜的化学组成和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几种固体润滑剂的嵌入均可提高轴承的耐磨性,并对减小摩擦系数有一定的作用;摩擦表面固体润滑剂转移膜的形成能够有效地减少摩擦副表面间的粘着现象,是改善轴承摩擦磨损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2.
具有局部非线性动力系统周期解及稳定性方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于具有局部非线性的多自由度动力系统,提出一种分析周期解的稳定性及其分岔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模态综合技术,将线性自由度转换到模态空间中,并对其进行缩减,而非线性自由度仍保留在物理空间中在分析缩减后系统的动力特性时,基于Newmark法的预估-校正-局部迭代的求解方法,与Poincaré映射法相结合,推导出一种确定周期解,并使用Floquet乘子判定其稳定性及分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3.
针对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承受预紧力、轴向力和径向力等联合外载荷作用的工况,分析得出了内、外圈滚道接触界面的接触区几何参数和接触载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区宏观几何、接触载荷、真实表面粗糙度、瞬态效应等因素,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角接触轴承的润滑状况及表面以下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钢球与内圈沟道之间的油膜厚度会不断减少,导致干接触面积迅速扩大,接触点表面以下最大应力增大;转速的增加会使油膜变厚,干接触面积缩小.该结果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4.
磁头/磁盘滑动接触下磁盘温度及热退磁临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计算磁头/磁盘滑动接触下,铝质磁盘的稳态温度和热应力场以及热退磁临界条件.结果表明:磁盘温度在极短时间内升至摩擦稳态值,然后缓慢线性升高到最终稳态值;经过充分热传导和热交换后磁盘的温度梯度较小,此时磁层内的热应力集中分布于磁盘固定端边缘附近;磁盘的稳态温度和热应力均随速度增大而增大,且载荷越大其值增大越快;热应力小于1.2 GPa时所对应的速度和载荷为安全工况;温升大于373 K时所对应的工况将导致磁盘退磁.  相似文献   
205.
Nano-WC/PTFE-Ni复合电刷镀层的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Q235钢基材上制备含纳米WC和PTFE的镍基复合镀层,采用S-27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表面形貌及其显微组织,采用HX-1型显微硬度计测定镀层的显微硬度,采用WS-2005型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测定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采用HT-500型销-盘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量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镀液中同时加入纳米WC和PTFE可以得到表面形貌平整、纳米粒子分布均匀的纳米复合镍镀层;复合镀层的硬度随W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PTF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含有2种纳米粒子的复合镍镀层的耐磨性比镍镀层和含单一WC或PTFE的镍镀层的耐磨性优良;当镀液中WC和PTFE含量分别为3.0 g/L和7.5 mL/L时,复合镍镀层的显微硬度较镍镀层提高约30%,耐磨性较镍镀层提高7倍.  相似文献   
206.
T形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了型钢混凝土(SRC)柱承载力计算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针对T形型钢混凝土柱, 结合中国现行规范,分析了此种柱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提出T形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极 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一T形型钢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结果表明与 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7.
轧辊用高钒高速钢的滚-滑动磨损性能及失效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应力滚-滑动(滑动率约10%)条件下,利用自制的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高钒高速钢的磨损性能,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失效行为.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的相对耐磨性是高铬铸铁(Cr20)的2倍以上.磨损失效形式为显微切削与疲劳剥落的复合,兼有碳化物碎裂.碳化物对磨损失效有重要作用,高铬铸铁中的杆状M7C3型碳化物易于弯曲、碎裂而在其内部形成大量裂纹,促进磨损表面产生大块的疲劳剥落;高钒高速钢中团块状VC硬度高、形态好、具有精细亚结构、不易碎裂,可有效地抵御显微切削和疲劳剥落,是高钒高速钢耐磨性优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8.
Summary Monitoring by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s larg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for detection of defects in revolving parts of machines. The determination of good sensor positions is 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goals in the field of predictive maintenance. This paper proposes a numerical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FEM and spectral analysis in order to find the optimum sensor positions. Bearings are key components in the vibration propagation from moving parts to immobile ones. Two existing nonlinear models of bearings are recalled and implemented in a FE code. The obtained tangent stiffness matrices of bearings are then put in the global system to-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ur.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whole system under defect excitations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sensor placements for the defect detection in the predictive maintenance.  相似文献   
209.
The problem of rational profiling of equal-stress-reinforced Kirchhoff plates subjected to purely elastic and elastoplastic transverse bending is formulated.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ystems of resolving equations is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blem can have two possible solutions, which can be controlled. By particular calcula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rough rational profiling of the bent plates, the consumption of phase materials in them can be reduced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traditional ones, or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plates can be raised significantly at a fixed consumption of phas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210.
介绍了挤扩多支盘桩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并对工程同场地内的挤扩支盘桩与普通钻孔灌注桩进行承载力和沉降的对比试验研究.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工程地质条件下,采用挤扩支盘桩能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