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0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400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428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313篇
物理学   13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针对RC梁开裂荷载计算方法尚未统一的现状,首先,结合18根RC梁试验数据对比了已有的6种R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发现开裂弯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大小和混凝土强度有关;然后,通过提出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k,推导新的R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基于k值和塑性影响系数计算值γk进行改进;最后,选取12根RC试验梁验证改进公式的准确性,证明改进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更好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02.
以简化推力轴承为对象 ,理论上证明了推力轴承运行时存在热不稳定性 ,采用小扰动分析法得到了油膜温度的扰动方程 ,应用简正模态分析法推导了无量纲热不稳定性准则数以及推力轴承运行的热不稳定性准则 .  相似文献   
103.
以C型G550薄壁冷弯钢构件为研究对象, 通过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实验和数值模拟数据得到Johnson-Cook (J-C)本构模型和Johnson-Cook失效模型参数. 通过Abaqus软件模拟了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C型冷弯钢构件撕裂破坏的全过程, 利用落锤装置轴向冲击试验进行对比, 其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此外, 对冲击试样撕裂断口进行微观形貌分析, 得到构件的断裂机理. 结果表明: 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 冲击力对构件的加载时间增加, 构件需要较大的塑性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 冲击速度越高, 裂纹扩展功所占吸收冲击能量的比例越大, 显示出高速下裂纹扩展的能力越好; 冲击速度较高时, 以脆性断裂为主, 断口出现解理面, 甚至在高速变形时发生了绝热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04.
在反平面剪切载荷及侧压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裂纹及裂纹扩展导致的层间界面失效,是岩土工程层间界面及砌体结构中界面层上典型的失效方式.运用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的理论原理,提出了能够反映上述层间界面断裂失效问题力学特性的剪切梁模型.文中采用具有应力软化特性的“粘性裂纹”(内聚力裂纹)模型来表述层间裂纹前方损伤过程区的本构行为.对通过粘性层结合在一起的两个弹性板,在反平面剪切载荷及侧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力学行为作了解析分析计算,研究了层间界面裂纹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二维情况下平面几何、柱几何和球几何中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发生非线性偏离的阈值问题,给出了三种几何中密度扰动振幅的定义,以及与界面扰动振幅的关系.由此得到了三种几何中密度扰动的非线性阈值公式,用高精度流体程序对三种几何中的不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得到的非线性阈值公式. 关键词: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非线性阈值 密度振幅  相似文献   
106.
马文  陆彦文 《物理学报》2013,62(3):36201-036201
冲击波阵面反映材料在冲击压缩下的弹塑性变形行为以及屈服强度、应变率条件等宏观量, 还与冲击压缩后的强度变化联系. 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研究了冲击压缩下纳米多晶铜中的动态塑性变形过程, 考察了冲击波阵面和弹塑性机理对晶界存在的依赖, 并与纳米多晶铝的冲击压缩进行了比较. 研究发现: 相比晶界对纳米多晶铝的贡献而言, 纳米多晶铜中晶界对冲击波阵面宽度的影响较小; 并且其塑性变形机理主要以不全位错的发射和传播为主, 很少观察到全位错和形变孪晶的出现. 模拟还发现纳米多晶铜的冲击波阵面宽度随着冲击应力的增加而减小, 并得到了冲击波阵面宽度与冲击应力之间的定量反比关系, 该定量关系与他人纳米多晶铜模拟结果相近, 而与粗晶铜的冲击压缩实验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7.
功率MOSFET的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效应中的平衡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月  卓青青  刘红侠  马晓华  郝跃 《物理学报》2013,62(16):167305-167305
通过对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在静态应力下的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发现器件参数的退化随时间的关系遵循反应扩散模型所描述的幂函数关系, 并且在不同栅压应力下, 实验结果中均可观察到平台阶段的出现. 基于反应扩散理论的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 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和验证了此平台阶段对应于反应平衡阶段, 并且解释了栅压应力导致平台阶段持续时间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 反应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108.
郝彪  盛政明  张杰 《中国物理 C》2009,33(Z2):171-174
The collisional current-filamentation instability (CFI) is studied for a non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 penetrating an infinite uniform plasma. It is analytically shown that the CFI is driven by the drift-anisotropy rather than the classical anisotropy of the beam and the background plasma. Therefore, collisional effects can either attenuate or enhance the CFI depending on the drift-anisotropy of the beam-plasma system. Numerical results are given for some typical parameters, which show that collisional effects cannot stabilize but enhance the CFI in a dense plasma. Thus, the CFI may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fast electron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relevant to the fast ignition scenario (FIS).  相似文献   
109.
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推导出大啁啾脉冲的传输方程,利用微扰理论,分析了啁啾脉冲激光的时空不稳定性. 理论上比较清楚的阐述了宽带脉冲激光在大啁啾情况下,其时空噪声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情况及脉冲啁啾对噪声微扰调制的影响,发现在相同γI0(非线性系数与峰值强度乘积)的情况下脉冲啁啾对噪声调制的增长没有直接影响. 最后我们在实验上利用非线性介质对啁啾脉冲的空间小尺度自聚焦过程进行了部分验证,同时也在数值上对宽带啁啾脉冲的时间噪声调制的增长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实验结果和模拟分析结论 关键词: 时空不稳定性 宽带脉冲激光 啁啾  相似文献   
110.
Kelvin−Helmholtz (KH) instability is a fundamental fluid instability that widely exists in nature and engineer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KH instability, the influence of the tangential velocity on the compressible KH instability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discrete Boltzmann method based on the nonequilibrium statistical physics. Both hydro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nonequilibrium (TNE) effects are probed and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on the whole, the global density gradients, the TNE strength and area firstly increase and decrease afterwards. Both the global density gradient and heat flux intensit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re almost constant in the initial stage before a vortex forms. Moreo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angential velocity, the KH instability evolves faster, hence the global density gradients, the TNE strength and area increase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achieve their peak earlier, and their maxima are higher for a larger tangential velocity. Physically, there are several competitive mechanism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KH instability. (i) The physical gradients increase and the TNE effects are strengthened as the interface is elongated. The local physical gradients decrease and the local TNE intensity is weakened on account of the dissipation and/or diffusion. (ii) The global heat flux intensity is promoted when the physical gradients increase. As the contact area expands, the heat exchange is enhanced and the global heat flux intensity increases. (iii) The global TNE intensity reduces with the decreasing of physical gradients an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NE area. (iv) The nonequilibrium area increases as the fluid interface is elongated and is widened because of the dissipation and/or diff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