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篇 |
力学 | 132篇 |
综合类 | 24篇 |
数学 | 8篇 |
物理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相比普通抗滑桩,桩顶锚杆的存在可以极大减小桩身内力和嵌固深度,但其计算方法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且带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因而开展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层锚杆抗滑桩系统桩侧地层抗力分布规律的室内模型试验成果,试验分三组,其中两组在坡体后缘加载,一组用千斤顶直接在桩后加载,桩身上各贴有一定数量的土压力盒,用以测定作用于桩身上的地层抗力。从试验中,得出了土层锚杆抗滑桩桩身地层抗力主要分布在桩前滑面以下部分及最大值出现的部位,并给出了桩前滑面以下部分抗力值的大致范围。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应用滑移线解法,分别计算了抗力分布为三角形与梯形时土层锚杆抗滑桩嵌固深度,最后与实际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2.
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求得单位脉冲作用下均质土中半埋入变截面桩的桩顶速度导纳,然后利用Fourier逆变换和卷积定理得到瞬态半正弦激振力作用下的桩顶时域速度响应。比较半埋入缩颈桩、半埋入扩颈桩与半埋入完整桩的速度导纳和反射波,分析缺陷类型和长度、缺陷埋深和程度对速度导纳和反射波的影响,并进行缩颈-扩颈桩与扩颈-缩颈桩的桩顶速度导纳和反射波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桩侧介质变化对桩顶速度导纳和反射波的影响小于桩身缺陷。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矸石山内部剖面上不同粒径矸石的分布规律,首先利用因次分析方法,将影响矸石山堆积过程的10个物理力学参数简化为3个无因次量,并依此结果确定实验的相似判据与相似比,进而采用相似模拟方法对矸石山的整个堆积过程进行还原与再现。实验结果表明:矸石山顶部多分布为小粒径矸石,底部多分布大粒径矸石,中部区域由小粒径与中等粒径、中等粒径与大粒径交替发生尖灭而形成倾斜的锯齿状条纹结构;每条条纹存在2个临界角:一个是矸石颗粒能保持稳定的角度,约为24°~26°;另一个是矸石颗粒停止下滑的角度,约为34°~36°。 相似文献
94.
变刚度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现行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无法计算变刚度群桩基础沉降的现状,在前人建立单桩柔度矩阵的基础上,推导出变刚度两根桩、三根桩乃至群桩的沉降计算理论半解析解. 并以均布9桩、变桩长9桩为例,计算其桩顶柔度系数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中桩长、边桩次之、角桩短的变刚度群桩基础具有减小差异沉降的功能. 该方法对中国制定变刚度群桩基础技术规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分析了桩基检测中高应变动测技术的理论基础中影响确定桩承载力大小的几个因素,对建立数学模型中桩侧和桩端动阻力与桩的实际承载力大小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此方法在确定桩的承载力大小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及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97.
河北省宽城县遵(化)—小(寺沟)铁路穿越一个体积约77×104m3的古滑坡体,因在滑坡前缘以路堑方式穿过,开挖施工导致古滑坡复活。为保障未来铁路的运营安全,需要对其进行彻底治理。在现场地质调查及试验,以及分别对沿复活滑坡体新滑面和古滑面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复活滑坡体的具体特征,提出2种治理方案,即"抗滑桩"方案和"削方+抗滑桩+桩间挡土墙"方案。通过综合比选确定后者为采用方案,并具体进行了削方、抗滑桩、截排水系统和坡面防护等设计。 相似文献
98.
99.
100.
针对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问题,采用现场原位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桩土界面超孔压和竖向有效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应用水力压裂理论、孔穴扩张理论和修正剑桥(modified Cam-clay, MCC) 模型,揭示了成桩后桩周土体固结过程的超孔压沿桩长的分布形式。结果表明:桩周超孔压大小同孔压与传感器入土深度成正比;在外载荷作用下,黏性土中超孔压和竖向有效应力分别随时间呈“增–减–平”和“平–增–平”的三段式变化趋势;成桩后约25天,超孔压基本消散完毕,竖向有效应力趋于稳定最大值;基于修正理论公式的数值模型得出,不同载荷下,桩侧中下部出现负超孔压,距桩的水平距离和距桩端竖向距离越小,超孔压越大。可为同类静压沉桩挤土效应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