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71篇 |
免费 | 667篇 |
国内免费 | 45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248篇 |
晶体学 | 82篇 |
力学 | 996篇 |
综合类 | 41篇 |
数学 | 297篇 |
物理学 | 16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134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201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166篇 |
2016年 | 210篇 |
2015年 | 164篇 |
2014年 | 209篇 |
2013年 | 369篇 |
2012年 | 226篇 |
2011年 | 236篇 |
2010年 | 186篇 |
2009年 | 241篇 |
2008年 | 243篇 |
2007年 | 237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199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56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137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1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双层耦合模型,先通过求解无黏附能情况下满足给定边界条件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组,找到了约化面积差?a稍大于1的内凹开口形状解,并发现以往Umeda和Suezaki(2005 Phys.Rev.E 71 011913)给出的杯形解是对应?a1的另一支解,该支解在?a趋于1时开口是外凸的.进而在无黏附能和有黏附能的情况下对开口膜泡的两支解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a=1附近这两支解之间有一个间隙,在该间隙内不存在开口解.随着黏附半径的增大,该间隙的位置较缓慢地向右移动.在?a=1附近,在无黏附能时的闭合形状只有球形一个解,而在有黏附能的情况下,闭合形状在1附近的一个区间内都有解.在无黏附及有黏附情况下的计算结果都表明这两支开口解及闭合形状属于不同的分支,它们之间不能连续演化.在间隙右侧的这一支解随着?a的增大可以通过自交形状连续地演化到开口哑铃形.在有黏附的情况下,在?a参数空间,同一支解会发生折叠,即出现同一?a值对应多个解(形状)的情况,这在以往双层耦合模型的计算中没有出现过.讨论了?a对无黏附和有黏附开口膜泡的形状和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The author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sharp interface limit for an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and Allen-Cahn coupled system in this paper.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diffuse interfacial zone, which is parameterized by ε, goes to zero, they prove that a solution of the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and Allen-Cahn coupled system converges to a solution of a sharp interface model in the L∞(L2) ∩ L2(H1) sense on a uniform time interval independent of the smal... 相似文献
93.
针对两相附着汽蚀流动机理,基于界面跟踪方法发展了新的汽蚀模型和算法。所发展的汽蚀模型和算法不仅考虑了液相/气相界面处的压力差,而且考虑了耦合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求解技术得到的流场压力梯度信息来迭代计算附着汽蚀形状。采用具有试验数据的半球形头部圆柱体汽蚀绕流作为算例来验证所提出的汽蚀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采用不同的网格数和松弛因子数值验证了发展的汽蚀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三种汽蚀数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得到的压力系数分布与试验数据完全吻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汽蚀模型和算法能够准确模拟出汽蚀发生点和汽蚀长度。 相似文献
94.
载能离子穿过固体界面引起界面原子迁移使界面原子混合和物质成分变化,从而导致界面发生材料相变。简要介绍了载能离子辐照引起金属/绝缘体界面混合效应及相变现象的主要实验研究进展、低能离子和高能离子辐照引起金属/绝缘体界面现象差异,并对离子辐照引起界面混合及相变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When penetrat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two kind of solids, energetic ions can induce atomic diffusion at both sides of the interface and then result in intermixing, atom re-distribution or composition change, as well as phase transformation. Main progress on the study of intermixing and phase change at metal/insulator interface induced by energetic ion irradiations, the difference of phenomena occurred at metal/insulator interfaces induced by high-and low-energy ions were briefly reviewed. Furtherm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related to intermixing and phase change at metal/insulator interface produced by energetic ion irradiations were also discussed in short words. 相似文献
95.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of the liquid-vapor interface of sodium-cesium alloys. The longitudinal density profile of each alloy shows that the liquid-vapor interface consists of a well-defined monolayer of cesium sitting on top of a slab of the bulk alloy. Underneath the monolayer there is a slight excess of sodium. A comparison with a van der Waals analog of one of the alloys shows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well-defined monolayer of cesium on the outside of the liquid-vapor interface is a feature peculiar to metallic mixtures. The transverse pair correlation functions of the cesium monolayer are insensitive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ulk of the slab. 相似文献
96.
给出脉冲激光作用块状靶材的烧蚀模型.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导出烧蚀面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利用绝热近似、温度连续性条件和能量平衡原理来获得烧蚀面与固液相界面边界条件.结合热传导方程,利用精确解与积分近似法相结合的方案,给出固液两相的温度分布与时间和位置的变化关系,以及固液相界面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最后以铝靶为例计算模拟了激光烧蚀的全过程计算.
关键词:
脉冲激光
等离子体
固液相界面
烧蚀面 相似文献
97.
金属的冲击温度及熔化温度测量对构建其完全状态方程具有重要意义。简要综述了用于金属冲击温度及熔化温度辐射法测量的一维热传导理想界面模型和非理想界面模型,并着重对模型中明示或隐含的关键假定的合理性、影响金属冲击温度与熔化温度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对实验数据有一个合理的评估。还讨论了求解理想和非理想界面模型一维热传导方程界面温度时所隐含的冲击压缩下热导率不随温度而变、冲击压缩下金属样品/窗口界面辐射的灰体假定,以及窗口材料的透明性、非理想界面模型中表观界面温度的修正、动载条件下金属高压熔化温度的测量、界面的非Flourier热传导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采用辐射法测量大致可以得到冲击温度,在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可获得熔化温度,但离精密测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98.
Paraelectric--ferroelectric interface dynamics induced by latent heat transfer and irreversibility of ferroelectric phase transitions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s that arise in the paraelectric--ferroelectric
interface dynamics induced by the latent heat transfer are stud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at a ferroelectric phase transition is a stationary,
thermal-electric coupled transport process. The local entropy production is
derived for a ferroelectric phase transition system from the Gibbs equation.
Three types of regions in the system are described well by using the Onsager
relations and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entropy productio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coincides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相似文献
99.
利用MS-XANES计算研究了嵌入在SiO2介质中的InSb纳米颗粒的界面效应, 结果显示Sb K-XANES实验谱在白线峰强度增大和白线峰向高能一侧展宽这两个特点的起因是: 1. SiO2介质透过界面处强的Sb-O共价键间接地影响和改变了InSb团簇中Sb原子内部的势分布; 2. 通过InSb纳米颗粒界面处存在着强的Sb-O共价键使得Sb原子的5p电子被耗尽来提高InSb纳米颗粒Sb原子的5p的空穴数. 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InSb纳米颗粒的Sb K-XANES实验谱在白线峰
强度的增大. 此外, 由于纳米颗粒的界面效应, 仅仅把白线峰的强度增大归因于吸收原子电荷转移带来的空穴数增加, 并依此通过白线峰的强度计算吸收原子的空穴数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0.
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多嵌段聚合物在A/B/嵌段聚合物三组份体系作为相容剂使用的有效性.占总体积19%的A组份在体系中为分散相.模拟结果显示了两嵌段和多嵌段聚合物在界面上的聚集行为,以及如何影响这个不相容体系的相形为.两嵌段聚合物趋于直立在相界面上,而多嵌段聚合物更容易横跨在相界面上并占据较大的界面积.从而导致多嵌段聚合物更有效的阻止体系相分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